儒道研究杂志难不难

3条回答

青科大高晨旭

熊春锦 提问:我们是国学院专门学习中国文学的大一新生,我们这一段学业主要学习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其中讲到了以出世的精神入世。您对这个观点有什么看法?解答:关于入世的问题,中国的文化基本是道学、儒学和佛学三支构成了一个文化的基础。因为这里没有投影仪演示,无法演示给大家看,我是用一棵树来做比喻的。可以说,这三个文化就是中国文化的三个主根,共同汇成了一个教育的主干,然后开枝散叶形成各学科。这三个学科,在关于是入世还是出世的问题上,实际上受历史的影响,可以说近几百年来,尤其是近800年以来,儒家的理学产生以后,他们为了维护自己大一统的位置,独尊、独霸、占领全国教育的主导地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就积极主动地将佛学边缘化,将道学的教育方法同样也进行了边缘化。这些历史现象,如果我们研究一下朱程理学和宋明期间的历史事实,就可以看出,当时凡是要想经过秀才再到举人走仕途进取的人,是不允许研究道学,也不允许接触佛学,而只可专门要从事四书五经的学习,才能进入仕途,否则就会被边缘化。当时,在明代的几个朝代,这一点表现得非常明显,在一些学说机构里就特别强调这些。当时的理学派人士,也积极地从佛学和道学当中汲取一些精华来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使自己站得更稳、更牢。其实,从文化的根上来分析,道学同样是入世的道学,佛学在这方面表现得稍微弱一点,但是从佛陀当年留下的《涅磐经》里,我们可以看到,他也同样提到了佛学一定要入世,才能使更多受众接受生命的真相、宇宙的真理,而走上一个正确的道路。出世,其实是道学和佛学最后完成入世工程的一个最后阶段,而并不是在早期就提倡出世。比如说,老子的思想当中“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家庭被德化了,进入一种符合天道自然客观规律、符合地道自然客观规律的状态,那么乡邻也就都被同步感化,都能够尊道贵德。“修之邦”、“修之天下”,这一连贯的排比句,都是一步步次第而行。实际上,这就界定了道学的确并不是一个出世的学说,而是一个入世的学说。这个学说,在2500年以前儒学还没有独尊的时候,也是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的。包括在商代早期形成的道学入世的高峰,曾创造了一个文明期。包括了秦朝短暂的过度以后,汉代初期的“文景之治”,它也是运用了黄老学说入世治理国家。到了唐代以后,也是同样,经历了隋朝的佛学大昌以后,就迅速地衰败了。短期过度以后,到了唐朝。唐朝一开国,就开始运用老子的思想来治世,达到了每个家庭要求人手一册老子五千言,并且把是否能够背诵和研究老子五千言作为取仕的一个标准。这样,唐朝时期就比汉代还强劲地推动了道学思想的入世。因为汉朝的时候还只是宫廷学习,局限于官员学习,而唐代基本进入了普通百姓教育学习阶段,所以就创造了“贞观之治”,创造了大唐盛世这样一个良好的结果。当然,西周这个期间历史不详,不是很详细,了了几个字的记载,但也表明了同样存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但是,汉朝这个历史非常明显,唐朝道家思想入世效用同样也是非常明显的。到了我们这个时代,一定会在21世纪迎来一个老子五千言道学治世思想入世获得辉煌成就的时期。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历史是非常奇怪的,像一个转轮一样,总在重复、重演,这也符合道学思想、佛学思想的因果学说,称之为“因果链的循环”。像在近代,经过了国民党孙中山、蒋介石国民党短期统治的这个历史期间,非常类似于在秦朝、隋朝演绎的这个并不久远的历史循环、历史重演,然后,就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经历了60年的蹒跚、寻觅、探索,为什么要花60年的时间呢?这是因为五四运动以来,我们接受了西学,西方思想和一些科技进入了中国,将当时中国人的思维迅速地打乱了。当时,第一步就是完全丢弃了我们的根文化,把自己的根主动地抛弃了,这样就造成了一个迷失期。因为任何一个民族要想自己兴旺发达,离开了自己本民族的根文化,它是无法接续的。外民族文化移植成功的现象在世界上并不多见。这种移植常常是迅速地把本民族的文化给湮灭在移植文化之中,而消失了自己的本来面貌,但是我们中国由于有一个历经2000年的儒学基础,儒学虽然到后来离开了原儒,就是说离开了孔子的原旨思想,而进入了一个不平等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严密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历史阶段,但是它的内核当中,还是保存了道家众多的思想,所以形成了一个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人虽然在这60年的寻找当中,破了不少,找了不少,但是到现在我们可以看到,随着西方文化自己走上了一个瓶颈期,也就是西方文化发展的一个T字形终点。走到终点以后,他们现在正在平行地寻觅。在寻觅当中,就找到了中国的老子思想,找到了中国2500年前的孔学思想原旨和老子思想,认为老子思想是一个心灵、心神约会的请柬,只要进入到老子思想,就能获得丰富的精神营养,而找到西方文化的出路。这一点,也反过来就帮助我们中国人重新审视我们的根文化,重新认识我们的老子思想和孔子思想。这样,必定就会产生一种动力,使更多人参与到研究黄老思想和孔学思想之中来,在历史的井泉当中接续这个文化,就会形成一股洪流。根据生产力而言,当时唐朝的生产力在世界上达到了世界第一,经济和文化这两个系统都居于世界的前茅。这个世纪,当代中国人更多,全世界的人更多,爆发的生产力和科学创造力,以及精神文明的提升率,都将会大大地超过历史。如果说根据历史重演律来推演,恐怕第五次这种现象不会再发生。为什么呢?那个时候恐怕地球已经爆满了,人已经装不下了。可能第五次,就会进入一个地球重新洗牌的时期。这个现象,西方很多研究历史并且进行预言的人的分析估计,跟中国的推背图、烧饼歌描述的情况大体类似,那个时候才是真正走入了64卦到了尽头要重新开始的一个阶段。所以就这个问题,就这位女生提出的入世不入世的问题来看,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相信,无论是道家学说,还是儒家学说,绝对都是入世思想、治世思想。台湾有位学者,曾就出了:佛学思想就好像百货公司;儒学思想就好像是粮食店,人们天天离不开,需要天天去吃;道学思想就像中药铺一样,社会有了病,人的心灵有了病,就得到中药铺里去抓点药吃,治愈自己的疾病。实际上,这种分类也不并是太严格,但是很实用,也反映出其中的一种实质,我们在当今的世界上,既要预防疾病,求得健康,同样也要获得智慧,来推动社会发展,仅仅靠儒学来进行智能方面的提高,我们就赶不上西方的步伐。因为西方的智能发展已经到了他们的巅峰期,而我们的智能文明还只是落在他们后面,落后几十年,处在追赶的阶段。如果我们不及时把道学思想和儒学思想结合起来,完成我们质量的飞跃和品质飞跃,我们则永远也赶不上西方。所以,关键是在这个教育入世思想上,要把它协调统一起来,共构一个最理想的入世治世模式,既体现出道学入世思想,同时也体现出儒学入世思想,特别是运用道学治世思想来治理我们当前的社会,治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修之身,其德乃真”,那么我们才能彻底改变当前的一个被动局面。反而,可以迎头赶上或者超越西方文明发展的速度。

砂糖菊

由于长期受到“儒学正宗”这个传统观念的影响,因而道家、道教文化的地位不但在封建社会受到排斥, 就是在近现代的文化整合与学术研究活动中,也不被重视,没有提到应有的地位。甚至,过去在很长时间里, 一提到中国文化,就认为是儒家文化,相形之下,给道家与道教以不应有的待遇。但是,由于道家文化本身所 蕴含的惊人的智慧和理性精神,激起了海内外越来越多的人士的关注,特别是近十余年来中国大陆“文化热” 的兴起,学者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系统的、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历史反省与批评,越来越认识到道家文化 与社会生活、人生命运、民族心理、历史进程具有内在的深层关系。因而,发现与重新确认了道家、道教在中 国文化史上的历史地位,以便重新认识中国文化的结构与格局。这对于了解中国国情,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新文 化,进一步发掘道家、道教文化的积极思想遗产,都是必要的。当然对于其中的某些问题也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  一、道家文化在战国至汉初的主体地位  从文化形态学角度看,中国文化升华为稳定的理论形态是在战国的时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通常说 中国文化的形成时期是战国。此前,即殷周时期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滋生与酝酿时期。作为深层文化或理论形 态文化,中国文化最早的形态是《周易》文化。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还可以说《周易》是中国文化之源,在《 周易》文化中蕴含了早期道家文化与儒家文化的基本思路。春秋末期,先是形成了道家学派,相传孔子在当时 还特地从鲁国西行来到洛邑(今洛阳)向老子问礼。而后就创立了儒家学派,招收弟子,设坛讲学。孔子一面 整理删修历代积累流传下来的《诗》、《易》、《书》、《礼》、《乐》、《春秋》等六艺,一面用以传授弟 子,其从学弟子遍布当时的列国,东起齐鲁,西至强秦,南起吴楚,北至三晋。还有子夏居西河为魏文侯师, 教授儒学。但是,孔子死后,儒分为八派,各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儒学失去了中心和凝聚力。战国中期, 孟子虽然继承并发挥了“子思之儒”的学理,也没有形成强大的社会势力,儒学只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的一 家,没有成为当时影响各个主要方面的主要思潮。《孟子》在谈到孔子死后社会意识流的走向趋势时曾慨叹地 说:“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又说:“杨、 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孟子·滕文公下》)这说明在当时的社会意识 流中,以墨家与道家之学最有势力,而儒学处于被动的守势。孟子看到并担心儒家学说的不得意局面,自言“ 吾为此惧,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孟子·滕文公下》)这便是孟子阐扬孔子学 说的主要社会背景。孟子学说虽然发挥了孔子思想,但是在当时对社会也没产生多大影响,没有成为当时社会 的主要思潮。司马迁说孟子“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 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 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 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二、西汉前期是黄老道家发展的黄金时代  西汉前期社会当权者提倡黄老思想,这是《史记》、《汉书》有明文记载的。《史记·儒林传》载:“孝 文帝本好刑名之言,乃至孝景不任儒者,而窦太后又好黄老之术。”《汉书·外戚传》也说:“窦太后好黄帝 老子言。景帝及诸窦不得不读《老子》,尊其术。”《隋书·经籍志》在追述道家学说发展过程时概括说:“ 自黄帝以下,圣哲之士,所言道者,传之其人,世无师说。汉时,曹参荐盖公能言黄老,文帝宗之。自是相传 ,道学众矣。”汉初一批当权的重臣,主要都是奉行黄老之术的,例如萧何、张良、陆贾等等。汉初,黄老思 想走红,既是社会历史的需要,也是黄老之学的内在逻辑发展的结果。从历史发展来看,经秦始皇专制统治十 余年,紧接上楚汉相争,人民不堪忍受战乱的破坏,生产不能稳定发展,社会急需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给人 民的休养生息的机会,人民遂盼望黄老之术“无为而治”的到来。这就使本来发展成熟了的黄老思想,应运登 上了政治实践的舞台,开始了走红的表演。从黄老思想的内在逻辑发展看,战国时期从齐国发展起来的黄老思 想,有系统地向汉代传衍,这在当时是任何其他学派、学说所无法与之比拟的。据《史记·乐毅传》记载:“ 乐臣公善修黄帝、老子之言,显闻于齐,称贤师。乐臣公学黄帝、老子,其本师号曰河上丈人,不知其所出。 河上丈人教安期生,安期生教毛翕公,毛翕公教乐瑕公,乐瑕公教乐臣公,乐臣公教盖公,盖公教于齐高密、 胶西,为曹相国师。”从这个传授系统来看,汉初黄老思想的走红,是有其学术渊源的。在这种历史背景下, 黄老道家思想不但取得了理论上的重大发展,而且走上了政治实践,成为汉初治国安邦的指导

li_xiangming

1、 儒家创始人:孔子代表人物: 孟子、荀子。作品:《论语》、《孟子》、《荀子》。主要思想: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论;义利观,先义后利。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①仁:对于缓和阶级矛盾,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的作用,对现代所提倡的人本理念也具有借鉴作用,其改良政治的主张,也体现了与时代同步的精神。②礼:带有承认等级和阶级剥削、压制人民斗争的消极性,以后的历代统治者都把它作为进行阶级压迫的思想工具。2、道家创始人:老子代表人物:庄子道家学说形成于先秦时期,与儒家文化互相激荡,相辅相成一起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思想脊柱,道家学说是以道为最高哲学范畴、道是世界的最高实体,道既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存的依据。道家学派以道来探究自然、社会、人生之家的关系。主要代表人物老子、庄子。道家之名,始见于西汉司马谈的《论六家之要指》,称为“道德家”。《汉书·艺文志》称为道家,列为九流之一。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在庄子前或同时,有杨朱的“全性葆真”说,宋钘、尹文的“情欲寡浅”说,彭蒙、田骈、慎到的“弃知去己”说,都同道家思想接近,有称之为道家别派者。道家学说以老庄自然天道观为主,强调人们在思想、行为上应效法“道”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尚贤,使民不争”。伦理上主张“绝仁弃义”,以为“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与儒墨之说形成明显对立。其后,道家思想与名家、法家相结合,成为黄老之学。为汉初统治者所重。到汉武帝独尊儒术,黄老渐衰。同时,道家思想流入民间,对东汉末年农民起义运动中道教思想的产生有所影响。魏晋间玄学盛行,王弼、何晏辈首以老庄解释儒家经文,促成儒、道融合。佛学传入中国后,学者用老庄诠释佛典,又有释、道合流之势。宋明理学家力倡儒家道统,佛、老并斥,但对道家思想仍有某些吸收。道家思想对中国政治、思想、科技、文化、艺术等方面,都有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家的主要著作有《老子》、《庄子》等。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思想精髓是主张"道德"。3、佛教代表人物梵文产生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印度,其创始人为悉达多乔达摩(约前566-前486年),释迦摩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思是“释迦族的贤人”。佛,梵文为Buddha,意为“觉悟”,汉译音为“佛陀”。梵语 Sakyamuni 的音译。佛教创始人。释迦是部落的名称,意思是“能”;“牟尼”可译作“文”,是一种尊称,含有“仁、儒、寂默、忍”等义,意译也可合成“能仁”、“能忍”、“能儒”、“能寂”等,意为释迦族的圣人。俗名悉达多,生于公元前五六六年,原是释迦国的太子,二十九岁出家修道,从当时著名的沙门阿罗逻迦罗摩和乌陀迦罗摩子修习禅定。不久就达到他们所教导的一切,但这并不能满足他的希求,经过六年的苦修,在一次夜晚的修禅中,他顺次经历禅那的四种境界,然后继续集中精神,做最大的努力,就在那晚证悟了生命的真相,成就正觉。从此以后,他被称为佛陀。并到处说法,组织僧团,直至公元前四八六年圆寂。简称为“释迦”。他创建的佛教,和基督教,伊斯兰教一道成为世界的三大宗教之一。相传佛陀入灭后,弟子们焚化佛祖遗体,于灰烬中得4颗牙齿以及指骨、头盖骨、毛发等物。弟子们将佛祖真身舍利起塔供养,顶礼膜拜。后来,阿育王取出全部舍利,分成八万四千份,分别盛入宝函,在世界各地建塔供养,其中有许多传入中国。1987年法门寺地宫发掘即出土了佛教世界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佛祖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系佛祖的一节中指骨。儒学:以教化为核心。道学:以治理为核心。佛学:以大爱为核心。一、文化主旨儒家文化——进取文化。道家文化——规律文化。佛家文化——奉献文化。二、做人标准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道家文化——领悟道、修养德、求自然、守本分、淡名利。佛家文化——诸恶莫做、众善奉行、遵守十戒、心灵安定、运用智慧。三、人生观儒家文化——积极进取、建功立业。道家文化——顺其自然、自我完善。佛家文化——慈爱众生、无私奉献。四、世界观儒家文化——世界是展现才华的舞台。道家文化——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境界。佛家文化——相由心生,世界就在自己心中;一念之差,便可创造地狱、极乐。五、价值观儒家文化——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道家文化——以完善的自我带动和谐的社会。佛家文化——在为他人献爱心、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六、哲学倾向儒家文化——入世哲学。道家文化——出世哲学。佛家文化——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七、物质食粮对精神食粮的比喻儒家文化——主食(如米饭、馒头等),不吃就会饿。道家文化——副食(如各种炒菜、汤羹等),不吃没滋味。佛家文化——水果(如:苹果、香蕉等),不吃不甜蜜。儒家:又称儒学、儒家学说,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做为华夏固有价值系统的一种表现的儒家,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学术或学派,它是中华法系的法理基础,对中国以及东方文明发生过重大影响并持续至今的意识形态,儒家思想是东亚地区的基本文化信仰。儒家最初指的是冠婚丧祭时的司仪,自春秋起指由孔子创立的后来逐步发展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道家:又名道教,玄门,玄学,道学,中国古代主要宗教思想流派之一,是后世道教理论的重要基础之一。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列御寇、慎到、杨朱、王诩等。道家以道、无、自然、天性为核心理念,认为天道无为、道法自然,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等,据此提出无为而治、以雌守雄、以柔克刚等政治、军事策略,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是全世界唯一大力促进科技发展的宗教以及全球最珍爱生命和尊重女性的宗教。佛教:最早的世界性宗教,距今三千多年由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最迟在秦始皇时期传入中国。知错就改,随时改变错误的信仰,即是佛教。不脱离实际的、发展的、辩证的思维,是佛教徒的思维。所以,佛教的特点是:既自由思想,又理性科学。儒道佛三家不同的文化传统历史上有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儒家入世,道家隐世,佛家出世之评论,这大体上反映了儒、道、佛三家的基本特质和彼此差异。儒、道、佛三家虽各有所重而相径庭,然仍能融合会通,相济相补,构成彼此共存共荣的文化格局,长期以来支配和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共撑中华传统文化大厦的三大支柱,当为儒、道、佛三家。深入研究此三家的文化传统,进一步发掘中华文化优秀、健康的精神遗产,并加以创造性的现代转化,进而推进我国的现代化大业,是有积极意义的。儒道佛三家鼎足之势的形成西元前六、五世纪,在东亚大陆的黄河中下游,中原地区形成了儒家和道家等学说。儒家思想以“人”为本,侧重於从“人”的角度来观照人生、社会和自然,重视人的生命意义与价值,宣扬以道德为人生的最高价值。道家则以“自然”为本位,侧重于从“自然”出发来观照人生、社会和宇宙,强调自然是人生的根本,主张顺应自然,回归自然。儒家的“人”本位和道家的“自然”本位两种核心思想,奠定了中华古代文化的基础,决定了中华古代文化的走向。约在西元一世纪,诞生于南亚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内地。佛教以“解脱”为本位,宣扬众生要通过修持,以求从迷惑、烦恼、痛苦和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进入大自由大自在的“涅盘”理想境界。佛教作为外来的、与儒、道异质的文化,在经过彼此冲突、相互融合後,约在西元四、五世纪的东晋时代,融入了中华传统文化之中。此後,中华文化形成儒、道、佛三大脉络,三家(传统说法称为三教)共同构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从文化形成根据的角度来考察,儒、道、佛三家鼎足之势的出现决非偶然。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三家文化旨趣的共似性。三家思想的中心关怀和根本宗旨,都在於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实现理想人格,可以说都是生命哲学学说。二是三家文化内涵的差异性。三家文化体系的基点、架构、内涵、思维方式等均不相同,这又不仅适应于不同人群的文化精神需求,而且也有利於彼此互补融会。尤其是从印度传入的佛教融入中华传统文化之中,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哲学、伦理学、宗教学、历史学、文献学、文学艺术、天文学,乃至医学和民俗学等内容,弥补了儒、道文化的局限。正是从这层意义上说,中华文化体现了古代东方哲学和文化的主体性格与最高成就。儒家的人本主义传统儒家重视人的生命,称“死生有命”(《论语·颜渊》),“生生之谓易”(《易传·系辞》),认为人应当感恩自然的造化而使自己拥有生命,并得以展开人生,演绎人生。儒家重“生”,更重“德”,把人格价值、道德价值置於生命价值之上。孔子云:“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强调人应当有独立的意志和人格。孟子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原则,维护人格尊严。这就是说,在生命价值与道德价值发生冲突的严酷时刻,宁可“杀身成仁”(《论语·卫灵公》),“舍生取义”(《孟子·告子》),以成就道德价值。与重“德”价值取向相一致,儒家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的价值对比中,也认为精神高於物质,高度赞扬精神不朽说。《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大(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三不朽”说强调,成就道德典范,建立盖世功业,阐发精深言论,都必将长远地影响於後世,也即其所蕴含的精神意义是永不消失的,这也就是说三立者的精神远远超越於死亡而臻於不朽。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仁爱”,这也被视为人的生命的独特而崇高的意义与价值之所在。儒家一方面肯定人具有内在的善性,一方面也主张强化外在的“纲常之礼”,强调两者的结合为人生之道:遵循纲常之礼以开显人的本然德性,进而达臻人的完善境界,成为圣人。张载说:“为天地立志,为生民立道,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语录》中)这也就是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哲学。儒家以现实社会关系中的人为本位,肯定人的生命意义和人性价值,强调在现实世界中提升道德品格,达臻理想境界,这种思想特质可以概括为人本主义。儒家人本主义传统以其巨大的作用和影响而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道家的自然主义传统道家反对天命论、天意论和目的论,也排斥人的意志、欲求和情感,排除任何加诸於一切现象的刻意有为,力主用自然性质、自然原因、自然原理来观照、解释人生、社会和宇宙,力求人的一切作为都要合乎自然的本来面貌和变化规律。道家创始人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而构成万物具体形态的原始物质则是“气”。万物都是禀赋了“道”而成“德”(自然本性),又禀赋了“气”而成“形”(形态,形体)。老子又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所谓“道法自然”,就是道以自然为法,作为宇宙的根本原则、最高原则的道,所遵循的就是自然无为。在道家看来,万物无一例外地都同样根源於“道”的流转与“气”的聚散,由此它们也就没有本质的差异,没有价值的优劣。《庄子·秋水》云:“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认为一个人站在“道”的高度观照万物,认识到万物并无贵贱高下之别,就能平等地看待一切,包容一切。这里讲的“以道观之”,也就是以“自然”的角度来审视一切。道家以“自然”观照人,肯定生命的价值,反对人为地延续或损害自己的生命,宣扬自然主义生命观。道家认为,一个人若能超脱於生死的执着,其心灵也就可以超脱形体的局限,直觉体认自我的自然本性,而与“道”契合为一,进入“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庄子·天地》)的境界,在心灵上获得极大的自由,成为精神上不受任何环境影响的“圣人”,或神妙至真的“神人”。《庄子》又有《养生主》篇,宣扬养生之道,以求保命全生,不受损害。这种养生理论称为“全生”说,以後经黄老道家的养生论,进而影响道教,形成了长生论和神仙论。道家还主张“天人合一”说。庄子云:“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天地万物和我们同生於“道”,天地万物的气和我们的气相通,人的生命要与天地万物的生命合一,相应,协调,并与天地同长终。《庄子·在宥》论天人关系说:“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提倡无为,崇拜自然;贬斥有为,鄙视人为。道家所论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观点,构成了自然主义传统的重要内容。佛家的解脱主义传统佛家从“解脱”座标观照人生,为中华文化增添了解脱主义传统——基於对人生“无常故苦”的价值判断,怀着对人的迷惑、烦恼、痛苦、死亡的真诚关切,指出解脱的方法和途径,从而为人提供了一种宗教的精神依托。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寻求解脱的修证中,总结出“四谛”即四种真理。“四谛”以论定人生的价值是苦和分析苦的成因为出发点,以指示解脱诸苦的途径为中心,以解脱境界“涅盘”为归宿,构成早期佛教的基本教义。早期佛教强调依“八正道”而行,即得解脱。“八正道”是八项修行实践的德目,包括正确的见解、思维、言说、行为等。後来又提出佛教修行者的实践总纲“三学”,即戒学、定学和慧学。戒学是抑止邪恶,积习善行;定学是安定身心,集中精神;慧学是如理思维,彻悟实相。随着小乘佛教发展为大乘佛教,佛教的解脱之道也发生变化,这就是在理论上力图超越小乘佛教对人生过於负面和悲观的看法,在修行上突出强调智慧的关键作用,重在以观照真理和证取真理为解脱。为此,大乘佛教还要求在修行上不脱离世间,积极参与世间的各种善举,以利於众生的普度、解脱。中国佛教继承和发展了印度佛教的解脱主义学说,特别是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更着重转向内心的探索、转换和提升,以求得人生的解脱。如禅宗宣扬心即佛,佛即心,即心即佛,欲求佛,先求心,求得心,即成佛。这实质上是把心性修养看作人生解脱的必由之路。儒道佛三家的差异与融会由上可知,中华文化中的儒、道、佛三家的社会问题意识是不同的,儒家关切社会的治理,道家关怀生命自然状态的保持,佛家关心人生痛苦的解除。故此,历史上有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儒家入世,道家隐世,佛家出世之评论,这大体上反映了儒、道、佛三家的基本特质和彼此差异。儒、道、佛三家虽各有所重而相径庭,然仍能融合会通,相济相补,构成彼此共存共荣的文化格局,长期以来支配和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概括地说,三家的融会主要有三个方面:一、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关切,构成三家融会的基础。儒家以积极的入世精神,并在现实世界中成就最高的道德境界,实现人生的价值,给无数英雄豪杰带来精神鼓舞和巨大满足。道家重视人作为个体的存在价值,主张因顺自然,最终复归自然,从而为不重功名利禄者或默默无闻者提供精神支援。佛家则关心人的生老病死,关心愿望与现实之间永远无法消除的反差所带来的痛苦,给有深切痛苦感的人以心理的温暖和情感的慰藉。在历史上,三家各以其自身的文化特质发挥着各自的优势,弥补着彼此的局限。二、对人生崇高境界的追求,是三家相通的理想目标。儒家关心天下兴亡,不计个人得失,知其不可而为之;道家不刻意人为,追求自然、完美;佛家无私无欲,超脱自在,这都是在不完善的社会环境中,各自以自己的方式追求和保持完善的人生境界。三家追求超越是同,具体境界不同是异,三家相通,和而不同。三、重视心性修养是三家思想的主要契合点。儒、道、佛三家的互动,历时约二千年,越到後来越倾向于融合。“儒也,释也,老也,皆名焉而也,非实也。实也者,心也。心也者,所以能儒能佛能老者也……知此乃可与言三家一道也。”三家一道归结为三家同心,心性修养是三家成就理想人格的根本。儒、道、佛三家的不同传统,各有所见,也各有所蔽,各有所得,也各有所失。如何根据现代社会的需要,加以创造性地阐发与运用,这当是时代对我们的呼唤和赋予我们的任务。

儒道研究相关问题

  • 儒道研究杂志版面费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多元的动态的体系,学派纷呈,内外互动,多姿多彩。而在诸子百家之中,地位最高、影响最大的两位思想家,无疑是孔子和老子;渗透最深、流传最久的学派,无疑是儒家学派和道家学派。儒道两家相比,儒显道隐。儒家名声显赫,在两千多年中居于社会思想文化的正宗和主导地位,是政治、教育和道德领域的指导思想;道家崇尚自然无为,与社会现实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具有隐士派和浪漫派的风格,在大部分历史时期处于在野

    小呆#
  • 儒道研究杂志好投么

    《最小说》、《最漫画》、《漂流瓶》、《许愿树》、《读者》、《新蕾》、《花火》、《火花》、《男生女生》

    qhycmh469
  • 儒道研究杂志怎么投稿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多元的动态的体系,学派纷呈,内外互动,多姿多彩。而在诸子百家之中,地位最高、影响最大的两位思想家,无疑是孔子和老子;渗透最深、流传最久的学派,无疑是儒家学派和道家学派。儒道两家相比,儒显道隐。儒家名声显赫,在两千多年中居于社会思想文化的正宗和主导地位,是政治、教育和道德领域的指导思想;道家崇尚自然无为,与社会现实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具有隐士派和浪漫派的风格,在大部分历史时期处于在野

    毓伶
  • 儒道研究杂志投稿格式

    至圣孔子亚圣姬文王,孟子,荀子,曾子,子思子,颜子半圣子路,卜子,墨子,韩非子,吕不韦,左丘明,许行,孙子,商鞅,李斯,孙膑,吴起,王羲之,陶渊明,祖冲之,郦道元,董仲舒,司马迁,诸葛亮,张仲景,张衡,班固,司马相如,杨雄,贾谊,华陀,陈庆之,蒙恬,王惊龙,郑玄,米奉典,陈观海,贺云祥,席云霄,宗莫居,历代孔家家主“衍圣公”(借用孔圣遗泽,能力比普通半圣稍有欠缺)虚圣公输班,李广,鬼谷子,韩信,关

    扬帆起航hf
  • 儒道研究杂志投稿流程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多元的动态的体系,学派纷呈,内外互动,多姿多彩。而在诸子百家之中,地位最高、影响最大的两位思想家,无疑是孔子和老子;渗透最深、流传最久的学派,无疑是儒家学派和道家学派。儒道两家相比,儒显道隐。儒家名声显赫,在两千多年中居于社会思想文化的正宗和主导地位,是政治、教育和道德领域的指导思想;道家崇尚自然无为,与社会现实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具有隐士派和浪漫派的风格,在大部分历史时期处于在野

    zsfzyfzzp
  • 儒道研究杂志投稿费用多少

    不管儒家还是道家都是吸取了易经的部分精华,所以学习易经如果有点儒道方面的基础那肯定是好了,特别是孔子为易经做的易传更是解开易经的一把钥匙。不过你要是所有的基础都没有也是可以直接由浅入深的单独学易的。

    gughughe
  • 儒道研究杂志难不难

    熊春锦 提问:我们是国学院专门学习中国文学的大一新生,我们这一段学业主要学习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其中讲到了以出世的精神入世。您对这个观点有什么看法?解答:关于入世的问题,中国的文化基本是道学、儒学和佛学三支构成了一个文化的基础。因为这里没有投影仪演示,无法演示给大家看,我是用一棵树来做比喻的。可以说,这三个文化就是中国文化的三个主根,共同汇成了一个教育的主干,然后开枝散叶形成各学科。这三个学科,在

    zsq541012232
  • 儒道研究杂志投稿要求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多元的动态的体系,学派纷呈,内外互动,多姿多彩。而在诸子百家之中,地位最高、影响最大的两位思想家,无疑是孔子和老子;渗透最深、流传最久的学派,无疑是儒家学派和道家学派。儒道两家相比,儒显道隐。儒家名声显赫,在两千多年中居于社会思想文化的正宗和主导地位,是政治、教育和道德领域的指导思想;道家崇尚自然无为,与社会现实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具有隐士派和浪漫派的风格,在大部分历史时期处于在野

    lghwb
  • 儒道研究杂志审稿周期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多元的动态的体系,学派纷呈,内外互动,多姿多彩。而在诸子百家之中,地位最高、影响最大的两位思想家,无疑是孔子和老子;渗透最深、流传最久的学派,无疑是儒家学派和道家学派。儒道两家相比,儒显道隐。儒家名声显赫,在两千多年中居于社会思想文化的正宗和主导地位,是政治、教育和道德领域的指导思想;道家崇尚自然无为,与社会现实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具有隐士派和浪漫派的风格,在大部分历史时期处于在野

    竹黯之雨
会员服务
  • 论文服务

    一站式论文服务,客服一对一跟踪服务。

儒道研究期刊 儒道研究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