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论衡杂志投稿要求

5条回答

mafank

中秋赏月,元宵节逛灯会,清明祭祖,七夕情侣相聚,九月九重阳节登高,赏菊,腊月八吃腊八粥,农历12月23日祭灶神,扫尘,

心星泪

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在夏历五月初五,也叫“端阳”、“蒲节”、“天中节”、“大长节”、“沐兰节”、“女儿节”、“小儿节”。它是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艾节、端五、夏节、重午、午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尽管端午节年年过,但是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却不甚清楚,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 一,纪念屈原说。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蚊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二,迎涛神说。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 三,龙的节日说。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蚊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四,恶日说。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畜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 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五,夏至说。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竟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人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三)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兑纷出,而以纪念屈原

ahx1x1x1x1

2020年第5期。《中华文化论坛》创刊于1994年,是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综合性人文社科类学术理论刊物。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8—0139,国内统一刊号:CN51—1504/GO,邮发代号:6252。《中华文化论坛》现为双月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扩展版)、四川省一级期刊、四川品牌报刊,《中华文化论坛》目前常设栏目有:历史论衡、文学研究、儒释道研究、学术述评、巴蜀文化研究、中国学·汉学研究、文化视野等。

xiudage

1、中国书法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的书写艺术,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钟鼎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中国书法是一种很独特的视觉艺术,汉字是中国书法中的重要因素,因为中国书法是在中国文化里产生、发展起来的,而汉字是中国文化的基本要素之一。2、篆刻印章刻艺术,是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包括凿、铸)结合,来制作印章的艺术,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篆刻兴起于先秦,盛于汉,衰于晋,败于唐、宋,复兴于明,中兴于清。迄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3、中国结中国结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手工编织工艺品,它身上所显示的精致与智慧正是中华古老文明中的一个侧面。它原本是由旧石器时代的缝衣打结,后推展至汉朝的仪礼记事,再演变成今日的装饰手艺。4、京戏脸谱中国京剧脸谱艺术是广大戏曲爱好者的非常喜爱的艺术门类,在国内外流行的范围相当广泛,已经被大家公认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脸谱来源于舞台,大家在有些大型建筑物,商品的包装,各种瓷器上以及人们穿的衣服上都能看到风格迥异的脸谱形象。这远远超出了舞台应用的范围,足见脸谱艺术在人们心目中所占据的地位,说明脸谱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许多国际友人、国内的有识之士出于对中国戏曲脸谱的好奇与喜爱,都在探索脸谱的奥秘。5、皮影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京戏脸谱                 百度百科——中国结                      百度百科——篆刻                  百度百科——中国书法

好难起

在太初历;张衡的科技成就;关于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九章算术》;《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华佗;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西汉前期的纸;蔡伦改进造纸术;造纸术的传播及其影响。两汉时期哲学与宗教发展的基本特点;董仲舒及其思想与著作;王充的思想及其著作;佛教的传入;道教的形成;早期道教的经典及早期道教的活动。司马迁与《史记》;《汉书》。赋与汉赋的代表作;乐府诗。秦汉陶塑艺术及其精品;秦汉铸铜艺术及其代表作;秦汉绘画艺术。    秦汉大一统,社会比较稳定,封建经济发展,促成了文化发达昌明。国内各民族之间联系密切,中外交往活跃,又为秦汉文化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本节学习,培养学生对历史发展进行立体观察和分析研究的能力。  儒学的改造,佛教的传入,道教的形成,情况较为复杂,其影响又是多方面的。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较为复杂的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对于复杂问题的分析,较能反映不同学生的各自的思维特质,教师宜尽力保护他们的思维积极性,为学生创造个性发展的空间。同时,要积极引导,循循善诱,使他们的个性发展逐渐纳入科学的轨道。  秦汉时期,文学艺术的创作思想活跃,许多作品气度不凡,美不胜收,令人叹为观止。在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中,引导学生欣赏这些文学艺术的精品,潜移默化,提高他们的文艺鉴赏水平。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是在它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的。中国在世界上最先跨入封建时代,秦汉时期又迅速进入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发展高峰。这是秦汉文化气势宏大、辉煌灿烂的前提和重要条件。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秦汉时期,中华民族在科学技术和思想、史学、文学、艺术诸方面,都创造了突出的成就。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向世界展现了特有的东方文化的魅力,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秦汉文化的特点  统一与多样化有机结合  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  水平居于世界前列  奋发向上,气势恢宏  科学技术  天文历法  数学  医学  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哲学与宗教  两汉思想领域的基本状况  董仲舒的儒学  王充及其《论衡》  佛教的传入  5道教的形成  史学的巨大成就  司马迁与《史记》  《汉书》  文学的新成就  赋的兴起与汉赋代表作  汉代诗歌  六、雕塑与绘画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时期。先秦时期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丰硕成果,为秦汉时期的文化大发展提供了坚实稳固的上升阶梯。秦汉时期全面发展的社会状况,又使先秦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有些成就得到发展,有的学科领域得到拓宽,有些经过改造、发挥,更加完善、系统,更加理论化。秦汉文化与先秦文化,一脉相承,又有创新。海内六合大一统,封建经济大发展,秦汉封建国家影响深入边远地区,中外交往又有突破性的进展,以及自古以来我们民族对文化的崇尚,这些既是秦汉文化大发展的重要原因,又铸就了秦汉文化的特有风采。

中国文化论衡相关问题

  • 中国文化论衡杂志投稿费用多少

    《现代矿山设备》杂志:千字500-1000元。普通稿300-800元普通稿《家庭》杂志:千字600-1000元。重头稿8000-15000元/篇。《知音》杂志:特别稿1000元/千字。一般稿300-500元/千字。《伴你同行》杂志:头条稿300元/千字。普通稿150-200元/千字。《爱人》杂志:特别稿500元/千字。纪实稿300元/千字。责任编辑:如风《深圳青年》杂志:特别稿500元/千字。人物

    tutu1996
  • 中国文化论衡杂志难不难

    中国文化不愿承认人是趋利避害的,把自私自利看做十分可耻的事,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趋于利”,所以文化导向和人性本质长期处于背离的状况,以致于“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人物比比皆是。而西方公开承认自私是人的本能,所以在人人都敢名正言顺地追求利益最大化,按照市场化的原则分配社会资源,使文化和经济在和谐的状态下发展。

    yixi3938
  • 中国文化论衡杂志投稿流程

    一、著作类1、《先秦礼乐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2、《新出简帛与礼制研究》,台湾古籍出版公司,2007年。3、《中国文化发展轨迹》,(与冯天瑜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4、《中国文化史》(与冯天瑜、任放合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2007年彩色增订本。5、《上海东亚同文书院大旅行记录》(主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二、论文类1、《从赋<诗>言志与引<诗>言志》,《

    水晶蓝梦
  • 中国文化论衡杂志审稿周期

    2020年第5期。《中华文化论坛》创刊于1994年,是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综合性人文社科类学术理论刊物。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8—0139,国内统一刊号:CN51—1504/GO,邮发代号:6252。《中华文化论坛》现为双月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扩展版)、四川省一级期刊、四川品牌报刊,《中华文化论坛》目前常设栏目有:历史论衡、文学研究、儒释道研究、学术述评

    921249567
  • 中国文化论衡杂志投稿要求

    中秋赏月,元宵节逛灯会,清明祭祖,七夕情侣相聚,九月九重阳节登高,赏菊,腊月八吃腊八粥,农历12月23日祭灶神,扫尘,

    jinglessLy
  • 中国文化论衡杂志怎么投稿

    读经典可以改变气质 作者:刘梦溪。刘梦溪,1941年生,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文化》杂志创办人、主编。研究方向为思想文化史、明清文学思潮和近现代学术思想。选择什么书来读,不是毫无讲究。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社会文化风气的养成而言,无论哪一行业的人,都有一些共同的书需要大家来读一读,这就是本民族的那些文化经典。我国是世界上主要“文明体国家”之一,文化典籍多。但是作为一般阅

    qingleyi
  • 中国文化论衡杂志投稿格式

    在太初历;张衡的科技成就;关于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九章算术》;《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华佗;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西汉前期的纸;蔡伦改进造纸术;造纸术的传播及其影响。两汉时期哲学与宗教发展的基本特点;董仲舒及其思想与著作;王充的思想及其著作;佛教的传入;道教的形成;早期道教的经典及早期道教的活动。司马迁与《史记》;《汉书》。赋与汉赋的代表作;乐府诗。秦汉陶塑艺术及其精品;秦汉铸铜艺术及其

    polyle
  • 中国文化论衡杂志好投么

    萌芽不错

    jiayou杰
会员服务
  • 论文服务

    一站式论文服务,客服一对一跟踪服务。

中国文化论衡期刊 中国文化论衡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