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论衡杂志投稿流程

3条回答

rbsyby

一、著作类1、《先秦礼乐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2、《新出简帛与礼制研究》,台湾古籍出版公司,2007年。3、《中国文化发展轨迹》,(与冯天瑜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4、《中国文化史》(与冯天瑜、任放合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2007年彩色增订本。5、《上海东亚同文书院大旅行记录》(主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二、论文类1、《从赋<诗>言志与引<诗>言志》,《中日邦交二十周年纪念文集》,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2、《宴乐桑猎画像与战国宫苑社会生活》,《历史教学问题》1994年第1期。3、《礼乐文化与古代东方社会》,《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5期。4、《先秦乐文化的区域差异》,《原学》第二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5、《〈尚书?牧誓〉篇新考》,《史学月刊》1996年第5期。6、《人治社会及其文化机制》,《学术论坛》1996年第8期。7、《孔子与音乐》,日本日中文化研究会编《曙光》辑刊第5辑,日本和泉书院,1994年。8、《从楚文化中探寻日本文化之源》,日本日中文化研究会编《曙光》辑刊第6 辑,日本和泉书院1995年。9、《周代前期的文化整合》,《江汉论坛》1996年第8期。10、《孔子忠孝观念溯源──兼论先秦时期的宗族依附》,《天津师大学报》1997年第3期。11、《春秋战国时期“宗统”与“君统”的斗争──兼论我国古代忠孝关系的三个阶段》, 《学术月刊》1997年第5期。12、《中国文化史分期刍议》(与冯天瑜合撰),《学术月刊》1998年第3期。13、《贯穿古今,打通中西──评冯天瑜教授新著<人文论衡>》,《中国文化研究》1998年春之卷。14、《知识分子的“纯化“与“泛化”》,《科学?经济?社会》1998年第3期。15、《人文精神问题讨论综述》,《人文论丛》1998年卷,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16、《汉承秦制与汉承楚制》,日本日中文化研究会编《曙光》辑刊第9辑,日本和泉书院,1998年。17、《入蜀纪行》(译文),《辛亥革命史丛刊》第10辑,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18、《“勒马回缰作旧诗”——闻一多的第一次转折》,《光明日报》2000年1月14日。19、《英美学者的礼制研究》,《光明日报》2000年月11月17日。20、《孟子与齐燕战争——兼论〈孟子〉相关篇章的文本编年》,《中国哲学史》2001年第3期。 21、《论闻一多的中国文化史研究方法》,《闻一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22、《在汉口的外国人权益》(译文),《武汉现代化进程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23、《踊辟礼综考》,《人文论丛》2001年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24、《先秦衅礼研究》,《江汉论坛》2003年第1期。25、《论〈开元礼〉对郑玄和王肃礼学的择从》,《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2003年第4期全文转载。26、《出土日书与楚地的疾病占卜》,《武汉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27、《先秦血祭礼仪研究》,《世界宗教研究》2003年第3期。28、《禭·赗·遣——简牍所见楚地助丧礼仪研究》,《学术月刊》2003年第9期;《人大复印资料?先秦秦汉史》2004年第1期全文转载。29、《论闻一多的中国文化史研究》,《闻一多研究集刊》第9辑,武汉出版社,2004年。30、《“五祀”祭祷与楚汉文化的继承》,《江汉论坛》2004年第9期;《人大复印资料?先秦秦汉史》2005年第1期全文转载。31、《楚礼庙制研究》,《楚文化论集》第六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32、《新蔡简所见祭祷礼仪二则》,丁四新主编《楚地简帛思想研究》第二辑,湖北育出版社,2005年。33、《先秦财政史研究概要》,载《中国财政史研究概要》,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34、《治礼学贵在贯通——评彭林教授新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中国文化研究》2005年第2期(夏之卷)。35、《汉代明器所见之楼阁与乐舞》,日本日中文化研究会编《曙光》特辑第3辑,日本翰林书房,2005年。36、《战国秦汉时期的里社与私社》,牟发松主编《社会与国家关系视野下的汉唐历史变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年第2期选摘;《人大复印资料?先秦秦汉史》2006年第4期全文转载。37、《楚简中的诸“司”及其经学意义》,《中国文化研究》2006年第1期(春之卷)。38、《“谅阴不言”与王权更替》,《中国社会史评论》第六辑(2005年卷),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39、《新蔡楚简祭祷礼仪杂疏(四则)》,《简帛》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40、《<序宁祷券>集释》,《楚地简帛思想研究》第三辑,湖北育出版社,2007年。41、《楚地水神研究》,《学鉴》第一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江汉论坛》2007年第8期。42、《传统学术中的学派》,《光明日报?国学版》2007年9月13日。43、《新蔡祭祷简中的两个问题》,《简帛》第二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44、《说“举祷”——兼论楚人贞祷的时间频率》,《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45、《说“谪”——兼论汉代政治谴告理论的民间基础》,《学鉴》第二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46、《经学史研究的复兴》,载冯天瑜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

scb601

2020年第5期。《中华文化论坛》创刊于1994年,是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综合性人文社科类学术理论刊物。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8—0139,国内统一刊号:CN51—1504/GO,邮发代号:6252。《中华文化论坛》现为双月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扩展版)、四川省一级期刊、四川品牌报刊,《中华文化论坛》目前常设栏目有:历史论衡、文学研究、儒释道研究、学术述评、巴蜀文化研究、中国学·汉学研究、文化视野等。

小二郎 1

1.《走出自然——从苏轼的山水诗看自然诗化的走向及其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10000字。 2.《对传统士大夫人格的超越——论苏轼黄州时期的思想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10000字。 3.《论苏轼岭海时期的思想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10000字。 4.《论余秋雨散文的文化取向》,《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10000字。《金庸小说与民族文化本体的重塑》,《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年第6期,10000字。《苏轼、朱熹文艺观之比较》,《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10000字。 《“侠客行”专栏(共十篇)》,《中华工商时报》,1994年6月,30000字。《“古道酣歌”(共七篇)》,《雅周末》,1996年11月,15000字。《山东作家群的道德意识》,《雅周末》,1996年12月,3000字。 《“三统”与文化保守主义》,《雅周末》,1996年10月,3000字。《〈聊斋志异〉中的道德宿命意识》,《雅周末》,1996年11月,3000字。《大俗大雅,至幻至真》,《雅周末》,1996年10月,3000字。《孔子仁学与现代人》,《中国文化报》,1998年2月,3000字。《挥之不去的文化理想——谈山东作家群的道德意识》,《中国文化报》,1998年4月,3000字。《传统事功精神的新开展》,《人文杂志》,1998年第4期,4000字。 《试论汉赋之美的本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9000字。《金庸小说与传统文化》,《中国水利报》,1998年11月,4000字。《六朝骈文的美质美态》,《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8000字。《金庸小说的文化价值》,《东方学》(韩国),1999年1月,5000字。《百年文学》,《北京晚报·世纪导刊》,1999年1月,12000字。《骈文之美辨正》,《论衡》,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3月,20000字。《试谈中国禁毁小说的概况及禁毁因由》,《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8000字。《试论唐、宋古文运动的成因及特质》,《东方学》(韩国),1999年12月,20000字。《唐宋意识形态的嬗变与宋词繁荣的文化动因》,《中国文学的文化思考》,人民日报出版社,2000年3月,21000字。 《中国古代散文中“文”、“道”观念演变之考辨》,《东方学》(韩国),2000年12月,25000字。《金庸小说与传统文化》,《光明日报》,2001年4月,3200字。《论原始儒家的伦理思想对于建构普世伦理的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8000字。《武打、武侠、无赖》,《人民日报》,2001年12月,1200字。《“金庸”不是神话,学术不能“随感”——对陈冲批评的回应》,《文学自由谈》,2002年第2期,3500字。《从〈东坡易传〉看苏轼文艺思想的基本特征——兼与朱熹文艺思想相比较》,《文学评论》,2002年第2期,14600字。《试论“三苏”蜀学的思想特征》,《福建论坛》,2002年第3期,11000字。《苏轼的山水诗与自然诗化的走向》,《文学前沿》(第五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12000字。 《试谈金庸小说对于建构民族文学的启示》,《2000年北京金庸小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21000字。《再答陈冲》,《文学自由谈》,2002年第6期,3500字。《从〈东坡易传〉看苏轼的情本论思想》,《福建论坛》,2004年第2期,7000字。《〈东坡易传〉与苏轼的文艺观》,《中国第十二届苏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8月,15000字。 《古人苏、辛词百则评阐释》,《中国苏轼研究》(第一辑),学苑出版社,2004年8月,13000字。《武侠小说与文学雅俗之分的文化机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05年7月复印,5000字。《东坡易传与传统事功精神》,《中国苏轼研究》(第二辑),学苑出版社,2005年7月,9000字。《诗词“文化欣赏”举隅》,《惠州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11年第4期复印,7900字。《“发愤以抒情”到“诗是穷人物”——屈原、苏轼诗学精神内在联系之考察》,《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第5期,10000字。《〈毗陵易传〉的思想理论特征》,《苏东坡研究》,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1月。11000字。《苏轼诗文悲剧意识的特质》,《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2期,6500字。《论化时间为空间的诗词之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年7月,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11年第7期复印,7000字。《“向死而生”:先秦儒道哲学立论方式辨正——兼与海德格尔的“为死而在”比较》,《中国人大学报》,2012年3月,14700字。 《孔子思想中的“自足性”》,《光明日报》,2012年7月,3000字。《文化视野下的诗词之美》,《紫光阁》,2013年第5期,7000字。《金庸小说的悲剧意识》,《中华文化论坛》,2013年第4期,6500字。主要专著1、《隐士与解脱》,作家出版社,1996年12月,12万字。2、《陆游诗选注》,大连出版社,1997年1月,30万字。3、《苏轼词选注》,大连出版社,1998年1月,27万字。4、《古道酣歌》,海天出版社,1998年12月,13万字。5、《中国文学的历史与审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50万字。(修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7万字。) 6、《文学与文化的张力》,学林出版社,2002年5月,5万字。7、《中国古代文学史(唐宋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32万字,获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优秀教学科研成果一等奖。8、《苏轼的哲学观与文艺观》,学苑出版社,2003年5月,47万字,获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修订版,学苑出版社,2004年4月,6万字) 9、《唐诗宋词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8万字。(修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9月,8万字。)10、《国学之光——近代国学大师论著选读》,冷成金、沈广斌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337万字。

中国文化论衡相关问题

  • 中国文化论衡杂志投稿费用多少

    《现代矿山设备》杂志:千字500-1000元。普通稿300-800元普通稿《家庭》杂志:千字600-1000元。重头稿8000-15000元/篇。《知音》杂志:特别稿1000元/千字。一般稿300-500元/千字。《伴你同行》杂志:头条稿300元/千字。普通稿150-200元/千字。《爱人》杂志:特别稿500元/千字。纪实稿300元/千字。责任编辑:如风《深圳青年》杂志:特别稿500元/千字。人物

    tutu1996
  • 中国文化论衡杂志难不难

    中国文化不愿承认人是趋利避害的,把自私自利看做十分可耻的事,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趋于利”,所以文化导向和人性本质长期处于背离的状况,以致于“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人物比比皆是。而西方公开承认自私是人的本能,所以在人人都敢名正言顺地追求利益最大化,按照市场化的原则分配社会资源,使文化和经济在和谐的状态下发展。

    yixi3938
  • 中国文化论衡杂志投稿流程

    一、著作类1、《先秦礼乐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2、《新出简帛与礼制研究》,台湾古籍出版公司,2007年。3、《中国文化发展轨迹》,(与冯天瑜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4、《中国文化史》(与冯天瑜、任放合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2007年彩色增订本。5、《上海东亚同文书院大旅行记录》(主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二、论文类1、《从赋<诗>言志与引<诗>言志》,《

    水晶蓝梦
  • 中国文化论衡杂志审稿周期

    2020年第5期。《中华文化论坛》创刊于1994年,是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综合性人文社科类学术理论刊物。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8—0139,国内统一刊号:CN51—1504/GO,邮发代号:6252。《中华文化论坛》现为双月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扩展版)、四川省一级期刊、四川品牌报刊,《中华文化论坛》目前常设栏目有:历史论衡、文学研究、儒释道研究、学术述评

    921249567
  • 中国文化论衡杂志投稿要求

    中秋赏月,元宵节逛灯会,清明祭祖,七夕情侣相聚,九月九重阳节登高,赏菊,腊月八吃腊八粥,农历12月23日祭灶神,扫尘,

    jinglessLy
  • 中国文化论衡杂志怎么投稿

    读经典可以改变气质 作者:刘梦溪。刘梦溪,1941年生,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文化》杂志创办人、主编。研究方向为思想文化史、明清文学思潮和近现代学术思想。选择什么书来读,不是毫无讲究。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社会文化风气的养成而言,无论哪一行业的人,都有一些共同的书需要大家来读一读,这就是本民族的那些文化经典。我国是世界上主要“文明体国家”之一,文化典籍多。但是作为一般阅

    qingleyi
  • 中国文化论衡杂志投稿格式

    在太初历;张衡的科技成就;关于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九章算术》;《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华佗;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西汉前期的纸;蔡伦改进造纸术;造纸术的传播及其影响。两汉时期哲学与宗教发展的基本特点;董仲舒及其思想与著作;王充的思想及其著作;佛教的传入;道教的形成;早期道教的经典及早期道教的活动。司马迁与《史记》;《汉书》。赋与汉赋的代表作;乐府诗。秦汉陶塑艺术及其精品;秦汉铸铜艺术及其

    polyle
  • 中国文化论衡杂志好投么

    萌芽不错

    jiayou杰
会员服务
  • 论文服务

    一站式论文服务,客服一对一跟踪服务。

中国文化论衡期刊 中国文化论衡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