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石油科技杂志难不难

4条回答

几何三角

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隶属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于2007年11月19日挂牌成立。其前身是杭州地质研究所,成立于1984年12月10日。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是一家具有二十多年发展历史的、中国石油在南方唯一的科研院所。随着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领域、勘探对象的变化,特别是海相碳酸盐岩、海洋二大领域勘探潜力的日益显现,公司总部于2007年明确了杭州地质研究院新的职责:“组织海相、海洋油气勘探开发重大科研生产课题的攻关研究,提供有利勘探区带和目标,为公司海相、海洋勘探开发提供技术支持,并继续做好油气矿权储量信息技术和储层评价预测技术研究应用等工作”。 杭州地质研究所下设6个研究所:海相油气地质研究所、海洋油气地质研究所、油气田开发研究所(筹建)、矿权储量技术研究所、实验技术研究所、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现有员工212人,专业技术人员190人,中、高级技术人员115人,博士、硕士110余人,拥有一批理论知识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石油地质专家。“十一五”末员工达到240人,“十二五”末达到300人。 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杭州地质研究院建立了“海相碳酸盐岩储层与油气综合研究”、“海洋地震资料处理解释综合评价”、“沉积储层研究”、“矿权储量信息技术”四个技术系列,并在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地质研究、海洋深水油气勘探研究、储层评价预测技术、矿权储量技术四个技术领域的特色和优势进一步加强。与此同时培养了一支既具有较好的专业技术水准,又具有油田现场实际工作经验和较强科研能力的科研队伍,我院已成为股份公司和各油气田公司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股份公司和各油气田公司的科技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杭州地质研究院位于美丽的西子湖畔,毗邻我国最大的城市湿地公园(杭州西溪湿地公园),拥有得天独厚的长三角区域优势。杭州地质研究院具有优越的办公设备和环境、完备的企业社会保障、福利体系和良好的员工公寓居住条件。我们将树立“立足应用、推进共享、注重创新、追求卓越”的公司科技理念,全力推进 “一部三中心”的建设,积极开展国内外科技交流与合作,巩固和发展现有特色技术和优势,努力实现技术实力和经济效益的持续稳定发展,为实现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提出的“建设世界一流油公司上游研究院”的发展目标和“技术立院、人才立院”的发展战略,为我国石油工业事业的科技进步做出新的贡献。杭州地质研究院要以建设国际一流海相、海洋研究院为目标,打造几项有特色的专有技术、发展先进的理论、引进和培养国际知名专家和一批国内学术精英、推动海相海洋勘探开发重大突破。 联系电话:0571-85224913 85224914 传真:0571-85224913电子信箱:lufg_ lihp_单位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溪路920号人事处 邮编:310023 企业文化理念系统 一、 科技理念 1、 创新:攻重点、求发现 2、 求实:抓基础、上现场 二、 人才理念 1、 培养一流人才 2、 造就过硬队伍 三、 经营理念 1、 效益 2、 服务 四、 管理理念 1、 以人为本 2、 发展技术 3、 站稳市场 熊湘华男,1963年9月出生于湖南省,汉族,中共党员,教授级高工。1984年毕业于江汉石油学院开发系,获学士学位,同年8月在玉门石油管理局参加工作;2000年于西南石油学院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2004年于西南石油学院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曾任玉门石油管理局副总地质师兼油田开发处处长,玉门油田公司副总经理, 玉门油田公司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兼任酒泉基地建设指挥部临时党委书记、副总指挥,玉门油田公司副总经理和玉门 石油管理局副局长。 1998 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杭州地质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负责杭州院全面工作。 姚根顺男,1962年3月出生于安徽省黄山市,汉族,中共党员,教授级高工。1983年7月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勘探系石油地质专业,获学士学位,同年8月在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测井公司参加工作;1994年5月调入杭州地质研究所,曾任杭州地质研究所所长助理、副所长、所长。现任杭州地质研究院副院长,负责科研组织与实施工作。徐立寿男,1949年11月出生于浙江乐清,汉族,中共党员,高级政工师。1975年12月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石油物探专业;1985年4月调入杭州地质研究所,曾任杭州地质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现任杭州地质研究院党委副书记,负责党群、审计、保密、安全保卫等工作。杨晓宁男,1959年3月出生于黑龙江省安达市,汉族,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1982年7月毕 业于大庆石油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查专业,获学士学位,并在大庆录井公司参加工作; 2004年于成都理工大学古生物与地层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1994年2月调入杭 州地质研究所工作,曾任杭州地质研究所科技办公室主任、副所长。现任杭州地质研究院副院长,负责科技项目技术方法与论证等工作。 杨坚男,1949年7月出生于浙江杭州,汉族,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1977年7月毕业于浙江大学地质工程专业;1985年6月调入杭州地质研究所工作,曾任杭州地质研究所办公室负责人、石油科技交流中心主任、副所长。现任杭州地质研究院副院长,负责后勤、基建管理等工作。特色技术杭州院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建立四个技术系列: (1)海相碳酸盐岩层序分析及储层评价与预测技术—基于岩石学+测井资料频谱分析+地震相分析为基础的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分析技术—海相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研究为基础的储层多因素综合评价技术(2)碎屑储层评价技术—国内先进—成岩作用为核心的储层地质评价技术—盆地动力场与储层演化关系研究为核心的储层地质预测技术(3)海洋地震资料处理解释与综合评价技术—常规处理、叠前偏移等技术—构造解释、裂缝预测、地震属性反演、三维可视化技术—深海目标综合评价技术(4)矿权信息系统与SEC储量评估技术—国内先进—集录入、编辑、查询、管理等一体的图形数据库技术—SEC储量评估软件系统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杭州地质研究所位於美丽的西子湖畔,是一个具有二十多年发展历史的、中国石油在南方唯一的科研院所,主要从事油气田勘探开发研究及技术服务。 杭州地质研究所现有员工163人,其中中级职称以上的科研人员有99人,全所有博士后3 人,博士12 人,硕士35人,大学本科45人。 建所以来,杭州地质研究所共承担国家级和部局级科研项目180余项,涉及南方14省区、东海以及塔裏木、吐哈、长庆、新疆、青海、辽河、吉林、大港、华北、玉门、大庆、四川、冀东、胜利、中原、河南、江汉、江苏、滇黔桂等油田及国土资源部的油气综合研究、储层评价、地震资料处理解释和矿权、储量数据库图形库的建立等项目,获得各类科技成果奖70余项,其中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21项。 经过20年的建设和发展,杭州地质研究所逐步形成并完善了油气地质综合评价、储层评价研究、地震资料处理解释一体化,电脑软体应用与开发等四个具有自己特色的技术系列,并在海相油气地质、储层评价预测和矿权信息技术上初步开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与此同时培养了一支既具有较好的专业技术水准,又具有油田现场实际工作经验和较强科研能力的科研队伍,为集团公司、股份公司整体效益的提高和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今天的杭州地质研究所,决心充分利用长三角的区域优势,树立“立足应用、推进共用、注重创新、追求卓越”的公司科技理念,全力推进“一部三中心”的建设,积极开展国内外科技交流与合作,在巩固现有特色技术和优势的基础上,逐步向海相、海洋、海外拓展,努力实现技术实力和经济效益的持续稳定发展,为北京总院实现“建设世界一流油公司上游研究院”的发展目标和“技术立院、人才立院”的发展战略,为我国石油工业事业的科技进步做出新的贡献。 杭州地质研究院位于美丽的西子湖畔,毗邻我国最大的城市湿地公园(杭州西溪湿地公园),拥有得天独厚的长三角区域优势。杭州地质研究院具有优越的办公设备和环境、完备的企业社会保障、福利体系和良好的员工公寓居住条件。我们将树立“立足应用、推进共享、注重创新、追求卓越”的公司科技理念,全力推进 “一部三中心”的建设,积极开展国内外科技交流与合作,巩固和发展现有特色技术和优势,努力实现技术实力和经济效益的持续稳定发展,为实现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提出的“建设世界一流油公司上游研究院”的发展目标和“技术立院、人才立院”的发展战略,为我国石油工业事业的科技进步做出新的贡献。杭州地质研究院要以建设国际一流海相、海洋研究院为目标,打造几项有特色的专有技术、发展先进的理论、引进和培养国际知名专家和一批国内学术精英、推动海相海洋勘探开发重大突破。杭州地质研究院热忱欢迎您加盟,共创美好未来!

luove

吕华、苏云山、韩景行、王金琪、蔡乾忠、张国鼐等编著的《中国石油天然气的勘查与发现》一书,由地质出版社于1992年出版问世。这是一部油气勘查的科学论著,以地质矿产部门油气勘查的史料与重大事件为主线,油气发现为中心,油气理论、规律的总结为归宿,展现40年来我国油气勘查的发展历程、辉煌成就和理论建树。这本巨著是在地矿部前部长孙大光倡导,朱训部长、塞风、夏国治副部长的赞同支持下,100多位参与者的辛勤劳动和编著者的构思、策划、批阅、反复推敲,数易其稿,历时4个春秋方完成的一部专著。它的出版必将产生深远影响,将我国油气勘查事业推向新的境界和水平。全书70余万字,分光辉历程篇、科学技术篇、油气盆地篇。孙大光作序,地矿部朱训等有关领导题词,配有记录各勘查时期的珍贵照片,附录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查与发现大事记、光荣榜,是一部具有历史文献价值和较高学术水平的专著。光辉历程篇是以翔实的史料描绘了油气勘查的创业史和奋斗史,既是宏伟的光辉历程,又是艰难曲折的探索过程,倾注着勘查者的心血和奉献、指挥者的卓识和决策。40年来的油气勘查有三次重大的战略性突破,成为油气勘查历程上的重要里程碑。大庆油田的发现是我国油气勘查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世界宣布:中国不贫油。证明战略东移的远见卓识和李四光等老一代地质科学家的真知灼见。正因为此,继大庆之后,华北、江汉一系列的突破接踵而至,为东部油气工业的崛起奠定了雄厚基础。珠五井和平湖一井的突破,是地矿部系统新一轮油气勘查战略展开,向新领域、新地区、新类型、新深度进军的重大成果,也是海域油气开拓的先声。“八尺焰火映琼宇”照亮了南海及东海海域油气勘查的前景。沙参2井的突破是地矿部把塔北作为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查重点的构思成熟并付诸实施的结果。它又一次显示我国地质专家们和指挥者的科学预见和战略胆识。勘查历程风风雨雨,曲折艰难,分3个阶段描写了油气勘查高潮—低谷—高潮。文章的基调不单是回顾,浓墨重彩渲染的是战斗,有徘徊、有失望、有低沉、有遗憾,但其主旋律却是奋进、追求和开拓。第一阶段正是最艰苦的创业时期,没有资料、没有设备、没有理论、没有经验,摆在面前的却是旧中国的废墟、贫油的阴影、戈壁的荒凉、沼泽的恐怖、蚊子的猖獗、野兽的威胁,可我们的勘查者却满怀豪情以大无畏的精神,向困难挑战,向“贫油论”冲击,这种气势、这种壮志、这种精神成为书中的最强音,让人能够谛听到“是那山谷的风……,是那林中的鸟……”勘探队员之歌的旋律仍在回荡。第二阶段正是10年浩劫时期,油气勘查的管理体制、科研体系、勘查队伍都遭到严重的冲击和破坏,可我们的勘查者、指挥者却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顶着狂风恶浪千方百计地坚持勘查和科研,仍然夺得川西北、江汉王场、鄂尔多斯庆华吴、苏北的油气突破和三水获得工业油气流,藏北发现油气的好成绩。所有这些都是来之不易的,倘若没有开拓者的激情,没有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献身精神,没有为祖国找到油气永不停息的追求,在那“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年代,何能如此执著,如此坚定。这一点在书中虽然没有评说,但所展示的一个个发现,一个个突破,不言而喻地向读者作了无声的表白。第三阶段是在粉碎“四人帮”之后,实行新一轮油气勘查的战略展开时期,迎来了油气勘查的又一个春天。50年代的年轻勘查者,此时已经两鬓染霜,但他们激情未泯,壮志待酬,又以新的热情,新的姿态投入海陆并进的新战斗。此时的勘探队伍已经壮大成熟,拥有自己的理论、先进的设备,“一腔豪情,一片赤诚,干卷书,万里路”,揭开塔北之谜,迎来东海凯歌,开创勘查史上科研成果的大丰收,为我国油气勘查作出新的开拓、新的贡献。值得一提的是,在叙述光辉历程的时候,并没有沉缅于胜利的光环之中,独辟两章分别论述油气勘查的历史经验和油气前景展望,这是编著者的独具慧眼,别出机杼。油气勘查的历程是一条崎岖不平的开拓道路,并非诗情画意的曲径通幽,而是披荆斩棘的另辟蹊径,所以难免有成功、有挫折、有正确、有失误、有突破、有停滞、有希望、有失望,总是彼此交织,相克相成,成为不可分离的一对矛盾。本书编著者以实践为标准的总结,是战略性的归纳和概括,准确、全面、高屋建瓴。因为编著者都是曾经身临其境的指挥者和实践者,他们洞悉油气勘查的变革沧桑,深谙得失成败的真谛。油气勘查任重道远,40年后的今天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前景展望虽不属光辉历程范畴,却是向更高层次延续,发展的必然,指点江山,临高致远。科学技术篇是油气勘查的理论、技术总结,分9章论述了地质科学研究、实验、物探、化探、钻井、测井、试井、遥感、人才培训等油气勘查长链中各个环节的成就和发展。这是一座五光十色的知识宝库,集40年油气勘查理论、技术之大成,是几代科学家的心血结晶,是千千万万勘查者的创造。来自实践,又都在油气勘查的各个阶段发挥过导向作用和开拓作用。不少理论和技术有其永恒的生命力,昨天、今天和明天,都在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油气勘查的每一个突破,都伴随以理论的创新、技术的发展、认识的提高、思路的拓展,有的已经公诸于世,有的却埋在资料堆里,有的则散佚在人们的脑海里。因此,编著者的开掘、总结、升华和对我国石油地质专家理论、技术的系统介绍,有其深远的意义。知识宝库的开发,并不亚于地下矿产的开掘,必将把我国油气勘查推向一个新的水平。同时也为世界知识宝库增色添彩,因为我国油气勘查形成的理论独树一帜地立于世界科技之林,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人类。伴随新一轮油气勘查的丰硕成果,我国油气勘查的理论和技术也跃上新的高峰。油气勘查长链中的各个环节,都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构成一条闪现智慧之光的链环。在这个链环中尤以油气地质科学最具魅力,形成系统的高水平的理论体系,跨入世界先进行列,构成光环中的光环,链环中的核心,它将辐射和激发各个链环发出更强劲的光芒。改革开放为我国油气勘查注入新的血液,必将随着它的深化,更加增强地矿部系统油气勘查阶段的旺盛生命力。编著者深知专业技术人员在油气勘查中的作用和功绩,所以在论述科学技术成就的时候,没有忘记以一章的篇幅,对培养专业人才的大专院校的地位、作用给予肯定,并论述了培养人才的两条相辅相成的途径。油气盆地篇是各含油气盆地的专述,分20章系统全面高度概括了我国各含油气盆地的油气勘探史、地质特征、基本成果和油气前景。这是油气勘查40年的成果积累,又是取得新突破的起点。各盆地的油气勘查史都是一曲创业的乐章,有成功的欢快,有受挫的低沉,有达到目标的昂奋,有壮志未酬的惆怅。多少勘查者为盆地献出了青春,将美好的年华献给了他山异乡。有的盆地建立起世人瞩目的油田,有的盆地却依然故我久攻不克,可我们的勘查者却在各自的创业中确立自己的价值和位置,或以突破而闻达,或以学术成果而显名,或以默默耕耘而自栩,都以不同的方式作出应有贡献。编著者以较大的篇幅,展示他们的成果和功绩,是慰藉、是激励、是赞誉。油气勘查是一个认识过程,揭开大自然的奥秘不可能一蹴而就,也许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方能打开局面。尤其是南方碳酸盐岩油气的突破,更是攻坚中的攻坚,难点中的难点,更需假以时日等待时机。所以,以分述的形式建立各盆地的油气勘查档案是一明智举措,显示编著者的深谋远虑。各盆地的油气勘查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开发中的盆地需要新的开拓;勘探中的盆地需要取得新的突破;未勘探的盆地需要侦察、准备,创造条件;暂停勘探的盆地需要探索新的思路,寻找攻克难点的方法,都需要发展开辟新的视野,从总结中透视希望,从归纳中开拓前进,应是盆地篇的主要意图。作为我国油气勘查总图景中的各盆地,都有其自身的丘壑与烟云。虽然它们在总图景中的地位、价值不同,但作为一个点都有其特定的位置,构成全局绚丽多彩的风貌。如果说光辉历程篇是纵向的时间上的全局归纳,油气盆地篇则是横向的空间上的分解,既是广角度的铺陈,又是近距离的显微写实,是前者的补充、衬托和扩展。三篇自成体系而又浑然一体,构成一部油气勘查巨著,犹如红杏一枝夺墙而出,必将迎来“红杏枝头春意闹”的浓春季节。一部巨著难免有所疏忽,令人稍感美中不足的,是对石油科技期刊在我国油气勘查中的地位、作用,没有加以综合考察并作适当的反映。科学技术期刊是科学技术成果的集中反映,是科学实践的最后一道工序,反映一个国家科技进步的总趋向,触及学科发展的主动脉。作为石油科技期刊在油气勘查的发展过程中,必然程度不等地发挥过导向作用、促进作用、传播作用、反馈作用,应该有它的社会效应和地位,应在书中占有一席位置。油踪纪程:油气勘查50年随想

zh948859

二本长江大学(英语:Yangtze University)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湖北荆州,隶属于湖北教育厅,并在武汉市建有教学科研基地,是湖北省一所重点建设的高校,为湖北省园林式高等学校。学校校园占地面积3766亩,校舍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6亿元。2003年4月由江汉石油学院、湖北农学院、荆州师范学院、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小211工程)高校,是湖北省属高校中规模最大、学科门类较全的综合性大学,也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共建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农业部共建高校。学校有13个“十二五”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和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是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是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示范单位,是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高校,是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育实验计划、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育计划项目实施高校。学校的石油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应用化学、土木工程等32个专业在湖北等省份一本招生。

swallow520

长江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兴办的第一所公立石油院校(前身为北京石油工业学校),旧址在北京广播学院,现简称“长大”,是国家“小211”重点建设高校,一本高校,国家部委、湖北省和国家三大石油公司共建高校,湖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武汉和荆州两地办学,学风淳朴,教师和学生素质高,勇攀科技高峰,可以说是“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几十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几十万专业技术人才,也出了不少两院院士、科学家、科技精英。

江汉石油科技相关问题

  • 江汉石油科技杂志好投么

    色谱还有催化学报容易。

    须惜少年时
  • 江汉石油科技杂志怎么投稿

    长江大学学报分为社会科学版以及自然科学版,其中:1、《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社会科学总论综合性学术期刊,2004年由《荆州师范学院学报》(1978年创刊)和《江汉石油学院学报(社科版)》(1999年创刊)合并更名而成,ISSN1673-1395,CN42-1740/C,双月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入编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郝样
  • 江汉石油科技杂志难不难

    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隶属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于2007年11月19日挂牌成立。其前身是杭州地质研究所,成立于1984年12月10日。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是一家具有二十多年发展历史的、中国石油在南方唯一的科研院所。随着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领域、勘探对象的变化,特别是海相碳酸盐岩、海洋二大领域勘探潜力的日益显现,公司总部于2007年明确了杭州地质研究院新的职责:“组织海相、海洋油气勘

    疯癫与文明
  • 江汉石油科技杂志投稿流程

    1、李四光(1889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世界著名科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我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奠基人。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和主要领导人。 1949年李四光被邀请任政协委员。12月和夫人秘密回国。先后任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科联主席、政协副主席。为我国的地质、石油勘探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最大贡献是创立地质力学,以力学的观点研究地壳运动现象,探索地质

    小空调
  • 江汉石油科技杂志审稿周期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西南石油大学,西安石油大学,东北石油大学,广东石油化工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山东石油化工大学,哈尔滨石油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

    欧阳小栽
  • 江汉石油科技杂志投稿费用多少

    目前《长江大学学报》有两种种独立发行的期刊。分别是:1、《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ISSN:1673-1409。为中文普通期刊。2、《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ISSN:1673-1395。为中文普通期刊。

    lirui5852
  • 江汉石油科技杂志投稿要求

    我国加入“WTO”后,石油钻采和石油化工设备制造业的市场发生了变化,在市场全球化大背景下,如何融入国际大市场参与世界同行业的竞争,是各企业面临的生死存亡问题。为提高竞争力,行业中各企业纷纷在产品的技术水平、产品质量、企业结构调整、基本建设、技术改造、采用国际通用标准、开拓国际市场上下功夫,成果十分显著。 一、石油钻采设备技术水平取得突破 近年来,我国许多企业的产品技术水平取得突破。一批列

    hudegy23
  • 江汉石油科技杂志投稿格式

    你好,江汉油田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很好的石油学校。有着创新的教育模式,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

    kfrs520
会员服务
  • 论文服务

    一站式论文服务,客服一对一跟踪服务。

江汉石油科技期刊 江汉石油科技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