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地质杂志版面费

2条回答

abelejaws

一、化工地质队伍基本情况(一)概况勘查单位情况:化工地质勘查队伍是从事化工矿产资源勘查及其延伸产业为主业的国有地勘单位,现有17家地质勘查单位:河北地质勘查院、内蒙古地质勘查院、吉林地质勘查院、黑龙江地质勘查院、江苏地质勘查院、浙江地质勘查院、福建地质勘查院、山东地质勘查院、泰安地质勘查院、河南地质勘查院、湖北地质勘查院、湖南地质勘查院、广西地质勘查院、云南地质勘查院、贵州地质勘查院、陕西地质勘查院、地质研究院;另外还有3家全资企业:明达化工地质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中化恒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北京交融国际化工有限公司(宁波服务中心)。截至2006年年底,化工地质队伍职工总人数为4400人,其中:从业人员:全系统从业人员2845人,比2005年同期2862人减少17人。职称结构:从业人员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822人,比2005年同期1806人增加16人;其中高级职称608人,比2005年同期537人增加71人,中级职称626人,比2005年同期691人减少65人。收入状况:2006年度全系统从业人员人均年收入23038元,比2005年同期35元增加65元,增长6%。离退休情况:2006年度全系统离退休人员为5463人,比去年同期5406增加57人;2006年离退休费用86万元,比去年同期26万增加6万元。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创业,中化地质矿山总局目前已经形成了矿产资源调查与勘查、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与灾害地质、地球物理勘探、勘查工程施工、化验与测试、测绘与遥感、选矿试验、制图与印刷、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综合配套的专业队伍,能够从事区域地质调查、地质调查、地质勘查、水文地质勘查、工程地质勘查、环境地质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质勘探工程、岩矿鉴定与测试分析、土壤及水质的分析化验、选冶试验,工程测量等多方面业务。50多年来,共提交磷、硫、钾、硼、砷、萤石、芒硝、重晶石、天青石、化工灰岩、金红石、天然碱、明矾石、膨润土等20多种矿产地质勘查报告500余份,探明储量6亿吨,荣获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奖励468项。在地质基础理论、主要化工矿产成矿理论、成矿规律研究上有所创新,先后有4人荣获地质界最高奖“李四光野外地质工作者奖”,3人荣获“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银锤奖。(二)资质情况化工地质队伍所属17家国有地质勘查单位均拥有国家核发的地质勘查资格证书,其中:区域地质调查甲级1个,乙级2个;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乙级2个,丙级15个;固体矿产勘查甲级15个,乙级2个;液体矿产勘查乙级2个,丙级3个;地球物理勘查甲级1个,乙级1个,丙级5个;地球化学勘查丙级1个;勘查工程施工甲级2个,乙级9个,丙级6个;岩矿鉴定与岩矿测试甲级1个,乙级6个,丙级10个;选冶加工试验乙级1个。二、化工地勘单位经济发展状况(一)基本经济情况总资产:2006年度达到2万元,比2005年度的46万增加74万元,增长4%(其中:生产性资产原值98万元,比2005年度8万元增加18万元,增长4%;专用仪器净值901万元,比2005年度的65万增加25万元,增长8%)。总负债:2006年度为35023万元,比2005年度的84万增加16万元,增长7%。总收入:2006年度为88万元,比2005年度的28万增加6万元,增长7%(其中:地勘业收入47万元,比2005年度74万增长15%;工程勘察施工收入65万元,比2005年度69万减少9%)。总支出:2006年度为63万元,比2005年度的65万增加98万元,增长8%。(二)从事公益性地质工作及中央财政资金地质工作的基本情况2006年,化工地质队伍所从事的公益性工作主要包括地质大调查中的矿产资源评价项目4项,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中的化工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化工矿山资源潜力调查成果评估工作,新疆祁曼塔格地区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项目的野外工作。共落实项目经费615万元,全部为国家财政资金。2006年,全系统共安排其他国家财政资金地质项目59项,其中地质研究项目4项,化工地质勘查项目31项,中央矿产资源补偿费项目11项,地方矿产资源补偿费5项,中央财政专项补助项目4项,中央财政专项境外风险勘查项目1个,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项目3项。矿种包括磷、萤石、重晶石、石墨、铜、铅、锌、铁等,工作地区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湖北、内蒙古、福建、浙江、山东、新疆等18个省(区)。2006年,落实项目经费4787万元,其中各类国家财政专项资金3702万元,占项目总经费的3%,总局化工地质勘查费1075万元,占项目总经费的7%;各类国家财政资金项目中,地质调查评价项目355万元,占项目总经费的4%;中央矿产资源补偿费项目1120万元,占项目总经费的4%;中央财政专项920万元,占项目总经费的2%;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项目747万元,占项目总经费的6%;地方矿产资源补偿费300万元,占项目总经费的3%;其他项目260万元,占项目总经费的4%。(三)从事商业性矿产勘查工作的基本情况2006年,全系统共开展商业性矿产勘查项目近600项,实际收入52万元。资金来源主要有大型国有矿山企业投资、民营矿业公司投资、个体采矿业主投资等。完成的主要工作量:坑探118 m,槽探96 m3,钻探77 m,浅井9 m。全系统投入的勘查资金中,社会资金所占比例逐步提高,2005年社会资金在勘查总投入中的比例仅为26%左右,2006年上升为64%左右。(四)工程勘察施工基本情况2006年,有16家化工地勘单位和明达化工地质有限责任公司先后高质量地完成了数百项工程勘察及基础施工项目,结算收入65万元。服务领域主要涉及城建、交通、水电、能源、环保、通讯、地质灾害治理等行业,在岩土工程勘察、软土地基处理、桩基工程、深基坑工程、土石方工程、非开挖铺设管线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特色和服务优势,(五)其他产业基本情况在“一业为主,多业并举”方针指引下,化工地质队伍利用自身条件,多种形式兴办实业和开展贸易,探索多种经营途径,业务范围涉及化肥、化工产品生产、选矿药剂、皂土助剂、咨询与服务、国内外贸易、制图与印刷等领域,2006年经营收入79万元。三、地质勘查行业改革取得的经验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在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分析形势,把握大局,发挥自身特长,提出了“发挥主业优势,提升整体素质,开拓经营领域,实现跨越发展”的战略方针。在做大做强地勘主业的同时,利用自身优势,寻找与市场的结合点,积极推行和完善经营目标责任制,盘活资产,调整资源配置,改善技术装备条件,并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经营探矿权方面加大了投资力度。引导和推动全行业地勘经济的发展加大对外创收能力。经过几年的改革发展,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已从单一地质找矿发展为地质勘查、工程勘察施工和多种经营及科工贸三大产业格局。改革以来取得的主要经验是:(一)牢固树立地质是立局之本的观念,加强地勘主业的地位“十五”以来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始终抓住地质工作不动摇,不管机构如何调整、变动,基本上保持了地质技术力量的稳定,并且每年都从地质勘探费中安排700多万元,开展地质前期工作和找矿勘查工作。近10年来,重点加强了主要化工矿产和重要成矿带的地质调查和地质勘查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展。通过实施化工地质勘查项目在浙江省常山县发现并勘查了八面山萤石矿田,该矿区的萤石矿床以接触交代型为主,是在国内首次发现的新的萤石成矿类型,在地质大调查项目和矿产资源补偿费项目成果的基础上,对该矿区重点投入,开展详查工作,共提交萤石资源量470多万吨,其中CaF2≥40%的萤石资源量250万吨。为浙江省氟化工产业提供了可靠的资源后备基地,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化工地质队伍还对国家和地方急需的铁、铜、铅锌及重要非金属矿产开展找矿勘查工作,相继提交了一批矿产地和矿产资源储量。地勘主业及其延伸产业在收入总量、经济社会效益、职工就业安置等方面已成为化工地勘经济的主导和支柱。(二)积极稳妥地推进地勘事业单位的改革,加强经营创收的力度从2001年开始,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在系统内全面推行了经营目标责任管理制度,每年分别与各单位签订《经营目标责任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和《安全生产责任书》,并制订了相配套的考核奖惩办法。通过6年来的实践和总结,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经营者经营目标考核及奖惩制度,有效地调动了经营者开展经营创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各地勘单位的经济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不仅提高了各自的经济实力,职工的收入也得到同步增长;同时,也改变了经费来源只能依赖国家事业拨款吃饭的状况,企业化改革进程正在稳步向前推进。四、“十一五”期间化工地质勘查行业改革发展的设想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关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基本国策,围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遵循“市场需求、效益优先、发挥优势、拓宽领域、科技创新、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强主要化工矿产的地质研究,科学全面地评价主要化工矿产资源潜力,重点加强农用化工矿产资源和优质高效化工非金属矿的地质勘查,积极开展国家和地方急需的其他重要矿产勘查;大力开展各类商业性地质工作,积极向矿产资源开发领域延伸,拓展地勘经济发展的范围;积极贯彻“走出去”的战略,加大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的工作力度。为提高主要化工矿产资源对我国化肥工业、化学工业及相关产业的保障能力,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五、对策建议(一)化工地质勘查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管理体制不顺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经贸委管理的国家局所属地质勘查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1〕2号)要求,化工地质队伍中未属地化的地勘单位改组为中国明达化工矿业总公司,并入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为落实国家在过渡期的有关政策,经中编办批准,原化工部地质矿山局更名为中化地质矿山总局。2004年,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和中国蓝星化工集团公司组建了中国化工集团公司,由国资委直接管理;同时中国明达化工矿业总公司上划到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中化地质矿山总局仍由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管理。这样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成为一级财政预算的中央大型企业下属的三级事业单位,各化工地勘单位则成为四级事业单位。这种管理体制造成管理层次和中间环节过多,有的中央有关主管部门的文件不能及时转发或不予转发到中化地质矿山总局,造成工作的被动。对于上级主管集团公司,中化地质矿山总局的经济总量显得微不足道,有关管理部门和工作人员对地质工作和化工地勘单位的情况也不了解,对于化工地质队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难,上级主管集团公司不能充分理解,也难以引起重视,在协调和协助解决问题和困难方面,极少能得到上级的支持和帮助。这种局面使很大一部分工作精力要放在向上级解释、说明和协调上,较严重地影响了化工地质队伍的改革和发展。在2006年国家对事业单位调整工资工作中,由于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归属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和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人事部认为属于企业性质,最初并未将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列入调整工资的范围,虽经大量的解释工作得以解决,但人事部表示今后类似的情况仍将按企业对待。经济基础薄弱,历史遗留问题多由于长期以来,化工地质队伍的管理体制不断调整变化,处于经常动荡的状况。在这种条件下,化工地质队伍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始终没有形成自己的资本积累,人均资产占有率低,因而发展的后劲不足,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历史欠账多,职工工资待遇地方差问题,住房补贴、职工养老保险、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得不到解决,影响了职工队伍的稳定。技术装备落后,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各地勘院现有资产大部分是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投入的,为地勘生产服务的资产基本到了报废期,地勘院本身无力更新装备,难以适应地质找矿难度加大和扩大地质工作领域的需要。由于工作条件差、待遇低,各化工地勘单位很难招聘到大中专毕业生,专业技术人才严重匮乏,结构也不合理。(二)建议化工地质队伍与其他中央管理的地质勘查队伍进行整合、重组是解决管理体制不顺的有效途径。各中央管理的地勘队伍脱离原有管理体制,进行整合、重组,实行统一管理,不仅可以解决管理体制不顺的问题,能够更好地落实国家的有关优惠政策,而且符合《决定》中提出的“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的方案,按照企事分开的原则,推进国有地质勘查单位改革。各地区、各部门应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有利于加强地质工作的改革途径。加强中央管理的地质勘查队伍建设,提高矿产资源勘查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的要求。符合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地质工作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将会更有利于地质工作又好又快的发展。(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勘处)

527752840

全国地质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一、地质环境监测机构基本情况吉林省地质环境监测机构由吉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隶属吉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和10个市级监测站(隶属省总站)组成。从业人员共计10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2人(高级职称者40人,中级职称者13人,初级职称者29人),其他人员22人(见表)。吉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成立于1978年10月,当时称为吉林省环境水文地质总站,1993年更名为吉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吉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职能是:负责吉林省地下水环境、矿山生态地质环境、农业地质环境、城市地质环境监测;负责吉林省地质灾害监测、评价、预警与防治;负责吉林省地下水环境质量及水情预报、地质环境监测信息统计处理、地质环境公报编制;从事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矿泉水资源、地热资源的调查、评价、规划与保护等。为政府制订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地质环境信息等公益性服务。接受上级业务部门的业务指导,并负责对全省10个地市监测站进行业务指导。市级监测站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本辖区区域地质环境监测网的建设运行和维护管理,进行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以及全省和市级地质环境监测、地质灾害防治等相关调查和综合研究。从左至右:党委副书记孟庆军、站长王延亮、副站长姚克强、总工程师赵清华吉林省地质环境监测机构及队伍现状表二、监测网点建设情况目前吉林省在地下水环境、地质灾害、地热等方面开展监测工作。吉林省地下水动态监测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目前,吉林省地下水监测覆盖面积78537km2,监测点总数786个,其中地下水位监测点由国家级、省级、地市级水监测点构成,共有717个(国家级99个、省级97个、地市级统测点521个);水质监测点101个(国家级);泉水监测点2个(国家级)。地下水部分监测点由于年久失修,自然锈蚀、淤堵和其他原因而中断监测,其中轻微淤堵74个,严重淤堵8个。地下水位、水温监测区为人工监测,监测工具为测钟、万用表、普通温度计,水位监测频率为每5天1次。泉水流量监测主要采用堰测或流速仪测量每月1次。目前在全省已安装15台自动化水位监测仪。地质灾害监测网点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山区地质灾害易发区,主要为突发性地质灾害监测点,由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点构成。群测群防点210个(滑坡30个,崩塌60个,泥石流110个,其他地质灾害10个),监测人员定期进行监测。三、监测装(设)备配备现状吉林省地质环境监测装(设)备主要包括:车辆2部;地下水自动监测仪5套;地质灾害监测设备1套(全站仪);数据传输及处理设备1套;实验室1个。2008年通过松嫩平原地下水动态调查项目,于2008年12月下旬安装了15台地下水自动监测仪,并配备了15个监测孔保护装置,用于松嫩平原地下水监测数据的自动传输工作。2008年为完成好松嫩平原地下水动态调查项目的高程测量工作,自筹经费购置了华测X90-GNSS高程测量仪。目前,地质环境监测设备经调试95%处于稳定运行状态。四、信息化建设情况(一)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和远程应急会商系统建设为满足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需求,2004年吉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专门成立了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研究室,安装了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地质环境信息网等主要预报设施,为预报预警工作开展提供了信息传输、发布、会商、产品制作的理想场所。地下水水位和水温自动记录仪(二)地质环境信息网建设截至目前,吉林地质环境信息网正在筹备之中。(三)地质环境数据库建设和数据管理目前总站已建立地下水动态监测管理信息系统、1:20万水文地质空间数据库、地质环境空间数据库。其中,地下水动态监测管理信息系统、大部分县(市、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数据库、1:20万水文地质空间数据库较完善,数据管理情况正常。地质环境空间数据库正在建设中。2005年5月,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给全国各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下发了地下水动态监测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同时进行了操作和使用培训,现已形成了1990~2008年地下水动态监测数据库。五、主要监测成果和服务2004年7月,吉林省国土资源厅和省气象局联合开展了吉林省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2004年以来,通过吉林电视台发布三级以上地质灾害预报40次,四级以上地质灾害预报8次,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了更具时效性的地质灾害预防信息,防灾减灾效果显著。地下水动态监测工作,经过30年的积累,基本查清了不同地貌单元地下水水位、水质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影响动态变化的因素。国家级点监测资料,上报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为编制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提供原始资料。吉林省监测分站曾为延吉、吉林、松原、白城、通化、白山等市的地方政府开展了地下水动态监测工作,为在地下水开发利用中遏制由于地下水开发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提供了有效、可利用及具有连续性的基础资料,为保护和改善地下水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目前仍有延吉和吉林两分站在为当地建设提供地下水监测服务以及城市水文地质勘察等方面的服务。六、法制建设1999年1月11日,经吉林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颁布《吉林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修订版于2009年3月24日通过并将于2009年6月1日实施。2007年1月1日颁布《吉林省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保护条例》。

吉林地质相关问题

  • 吉林地质杂志好投么

    本刊声明最近发现,有些不法之徒窃取《吉林地质》杂志刊号、封面等杂志信息,以《吉林地质》杂志网站的名义收录论文。为维护我刊的良好声誉和广大读者的利益,《吉林地质》郑重声明如下: 我刊在线投稿网站已经暂时关闭,在新网站投入使用前,现在网络上所有网址均是假冒网站。本刊与其他任何网站无合作关系,请广大作者注意甄别,谨防受骗。我刊保留对涉嫌侵权的单位或个人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投稿的联系信箱是:; 联系电话:

    小星地球
  • 吉林地质杂志版面费

    一、化工地质队伍基本情况(一)概况勘查单位情况:化工地质勘查队伍是从事化工矿产资源勘查及其延伸产业为主业的国有地勘单位,现有17家地质勘查单位:河北地质勘查院、内蒙古地质勘查院、吉林地质勘查院、黑龙江地质勘查院、江苏地质勘查院、浙江地质勘查院、福建地质勘查院、山东地质勘查院、泰安地质勘查院、河南地质勘查院、湖北地质勘查院、湖南地质勘查院、广西地质勘查院、云南地质勘查院、贵州地质勘查院、陕西地质勘查

    先天性免疫
  • 吉林地质杂志投稿流程

    还不是北大核心期刊。是一般省级期刊复合影响因子:162 综合影响因子:116

    一起哇哈哈
  • 吉林地质杂志难不难

    连地学都搞不明白 百度一下吧

    清水380
  • 吉林地质杂志投稿要求

    还不是北大核心期刊。是一般省级期刊复合影响因子:162 综合影响因子:116

    a?坌钆?/a>
  • 吉林地质杂志审稿周期

    顶,读完博士后,回头看,除了那些高档一些的EI\SCI可能有些难度,其他全都那样的,有些装得有些品味吧,其实垃圾,不过不赞成的是,创新难度大,不能要求全部社会的人都去搞创新,不现实,生活本就这样,平淡而已,真正的,上至所谓的伟人,下至黎民百姓,都要生活,不能太苛求,哈哈。

    hjm_zjx
  • 吉林地质杂志投稿费用多少

    还不是北大核心期刊。是一般省级期刊复合影响因子:162 综合影响因子:116

    08半度
  • 吉林地质杂志怎么投稿

    全国地质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一、地质环境监测机构基本情况吉林省地质环境监测机构由吉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隶属吉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和10个市级监测站(隶属省总站)组成。从业人员共计10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2人(高级职称者40人,中级职称者13人,初级职称者29人),其他人员22人(见表)。吉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成立于1978年10月,当时称为吉林省环境水文地质总站,1993年更名为吉林省地质环

    longshaoshao
  • 吉林地质杂志投稿格式

    岩石学报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地质论评地学前缘 地质学报 地球化学 地球科学矿床地质 沉积学报 地质科学 中国地质地球学报 现代地质 高校地质学报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第四纪研究地质通报岩石矿物学杂志 地质与勘探 矿物学报 地层学杂志 地质科技情报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矿物岩石物探与化探古地理学报新疆地质地球与环境

    挑战自我y
会员服务
  • 论文服务

    一站式论文服务,客服一对一跟踪服务。

吉林地质期刊 吉林地质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