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油气藏杂志审稿周期

2条回答

fruit1104

成藏动力学自提出以来,经过近十年的研究和相关学科的不断发展,在盆地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和盆地(充填)动力学、成烃动力学、排烃动力学、流体输导系统、油气成藏机理与充注历史分析等各个方面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盆地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和盆地(充填)动力学板块构造学说的产生和发展使盆地研究找到了新的切入点,人们通过板块构造理论重新认识沉积盆地的成因与演化。进入20世纪90年代,D′kinson(1993)率先强调了盆地研究的集中点应该由盆地类型研究转向盆地形成演化的动力过程研究。李思田等(1995)基于盆地与板块构造格架的关系提出了众多盆地分类方案。盆地动力学研究的目的在于认识盆地的成因,通过定量分析反映盆地动力过程的参数,以阐明各种盆地动力学控制因素的联合、复合作用及演化中的过程序列,了解盆地演化与发生在深部,包括地壳和岩石圈以下物质的状态和过程之间的关系以及板块相互作用过程中所造成的成盆区应力场。盆地(充填)动力学的研究依靠层序地层学、事件地层学、构造—地层分析、精确定年技术(高分辨率古生物学和同位素技术)互相结合,构成等时地层格架,盆地中沉积体系三维配置加上时间关系研究的四维系统理论和研究的方法。这些不同学科、不同分支理论和方法体系的密切结合,使盆地(充填)动力学过程的研究产生了飞跃。高分辨率事件地层学的研究精度比传统生物地层学方法提高数十倍甚至上百倍,对有效预测盆地烃源岩和输导体系的分布具有重要意义。成烃动力学按照Tissot(1978)干酪根降解生烃理论,油气的成因主要是地下的沉积有机质在热力作用下的化学反应过程。根据温度与时间的相互补偿原则,成烃热模拟和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计算对大多数典型烃源岩干酪根的成烃研究有了很大发展。沈忠民(1999)、卢双舫(2000)等提出了多种动力学模型,如总包又可细分为总包一级动力学模型、分段一级动力学模型和总包多级动力学模型、最大反应速率模型、平行一级反应模型、无数平行一级反应模型、以沥青为中间产物的平行连续反应模型和活化能随转化率变化模型等。目前,有机质成烃动力学的研究不仅能从动力学的角度加深对有机质成烃过程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为油气生成量的计算提供了一种重要方法。排烃动力学近十几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在烃源岩排烃机理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在排烃相态方面,石油和天然气有所不同。郝石生(1994)等通过气水高温、高压实验和分子扩散实验分析,认为水溶相和分子扩散对天然气排烃具有重要贡献。李明诚(2000)认为油气藏中聚集的主要是油相和气相,石油以油相、气溶相,天然气以气相、油溶相运移最为有效。在排烃相态方面,目前人们对泥岩烃源岩的压实排烃动力形成比较统一的认识,Leythauser等(1994, 1995)、张博全等(1995)、刘德汉(1996)等认为化学压实作用为碳酸盐岩烃类排驱到输导层或直接进入储层提供动力。由于烃源岩物性差、孔隙流体容易形成异常高压,微裂缝排烃往往是烃源岩主要的排烃方式。王新洲、周迪贤(1994)对济阳坳陷研究发现,烃源岩孔隙度>10%才可引起自然水力压裂,否则一定要有油气增压的加入才有可能。Berg等(1999)通过对密闭系统的烃源岩孔隙体积、油气生成和压力之间关系的模拟研究认为,深度在2900m,有机碳含量低于7%的烃源岩,即使有机质的产烃率达到100%也难以形成微裂缝排烃。相比之下,对于高渗透性岩石,由于流体的流动降低了剩余流体体积,而不会使其在生烃过程中的剩余压力很大;低渗透性烃源岩中有机质含量高、产烃率大时,孔隙压力可能增大到足以造成破裂,从而产生裂缝并提高渗透率,剩余的油气就可以从这些裂缝中逸出。目前,烃源岩排烃的定量研究已经取得重要进展,如石广仁等(1996)在动力学方面通过建立地质模型和数学模型来定量评价烃源岩的排烃史,陈义才等(2002)根据烃源岩在生烃、排烃过程中烃类产物的质量守恒原理,将压实、扩散、水溶和微裂缝排烃系统地结合在一起,建立了多种排烃机理的微分数学方程,采用有限差分法模拟求解压实—扩散排烃模型。地层流体压力预测地层流体压力研究的核心是异常地层压力的形成、分布及其与油气藏形成与分布之间的关系,它是成藏动力学系统研究和划分的依据之一。现今流体压力研究主要进展表现在利用测井及地震资料预测异常地层压力。Bowers(1994)提出了一种不需要建立正常趋势线而用有效应力与声波速度之间的原始加载及卸载曲线方程直接计算有效应力、进而由有效应力定律确定地层压力的方法。古流体压力与油气的运聚具有更密切的联系。相对于静水压力,沉积盆地可出现超压或异常低压,其中超压具有更普遍的意义。超压是沉积盆地演化过程中的动态现象。尽管超压的发育与多种因素(包括不均衡压实、生烃作用、水热增压、粘土矿物脱水、构造应力等)有关,Hunt(1998)对非强挤压背景地区,提出了产生大规模超压的两种机制,即压实不均衡和生烃作用。油气运聚的动力学机制及类型划分油气成藏的动力学机制是复杂的,类型划分方案也是多样的。康永尚、郭默杰(1998)提出流体运移的6种动力源:深部动力、沉积过程中产生的自源动力、热力、地应力、水动力、浮力。不同的动力源产生的动力有不同的作用方向:深部动力、热力与地应力的作用方向是由深部到浅部;沉积过程中产生的自源动力、沉积压实流体水动力的作用方向由高势区到低势区,由深部到浅部,由盆地中心向盆地边缘;浮力的方向是由深部到浅部;地表淋滤水动力方向是由浅层到深层,从盆地边缘向盆地中心,与压实流体的运动方向相反。在流体动力学中,热力、地应力、水动力和浮力的水动力学机制研究进展迅速。田世澄(1997)等根据流体动力学系统的开放程度分4种类型:①强开放的重力驱动型,由造山运动导致的地形高差引起的重力驱动流占主导地位;②弱开放的压实驱动型系统,压实驱动是流体动力学系统的主要动力源;③相对封闭的流体封存箱型,热力和地应力对封闭系统的增压和破裂起关键作用;④滞流型,没有一种动力对油气运移发生重要作用,仅见于深盆低压气藏(深盆气)。田世澄、张树林(1996,1999)、李莜瑾(1999)根据动力学特征或封闭条件将成藏动力学系统划分为开放型、封闭型、半封闭型3种类型;根据压力特征,又可分为超压成藏动力学系统、常压成藏动力学系统和低—负压成藏动力学系统;根据油源特征,还可划分为自源成藏动力学系统、他源成藏动力学系统和混源成藏动力学系统。而张树林等划分为单源、双源和三源3种成藏动力学系统。实际应用中常要考虑以上三个方面的因素,并且常在前面冠以生油凹陷的名称,以示地区和范围,故划分的成藏动力学系统常采用复合命名法。流体输导系统在含油气盆地中,砂岩和某些碳酸盐岩、不整合面、断裂等构成流体输导系统。在不同尺度上有效地预测各种输导体的流体行为和输导能力是成藏动力学研究的基础。输导系统研究的进展主要表现在砂体分布及输导能力预测和断裂流体行为的深入研究两个方面。由于沉积学、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地震盐隆预测和地层模拟技术的发展和综合应用,砂岩型输导层分布的预测能力已明显提高。Giles(1997)系统论述了不同地质条件下流体的流动、物质搬运和能量传递及其成岩效应,为砂岩输导能力的有效预测奠定了基础。此外,断层的结构、输导能力和流体行为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断层带的流体输导能力和流体沿断层的垂向运移取决于断裂带的结构、断层的力学性质及活动强度等。Hooper(1991)、Roberts(1996)等认为流体沿断裂带的运移可能是幕式的,而且在超压盆地中,流体沿断裂带的幕式运移可能引起局部温度、压力异常。O′Brien(1999)等提出断裂在活动期具有较强的流体输导能力,晚期构造运动引起的断裂活化亦可明显增强断裂的流体输导能力,诱发大规模的流体运移,并控制油气的分布。油气运移路径和运移主通道油气在储层中二次运移路径十分复杂,但总是沿着毛细管阻力小的有利路径进行运移。Schowalter(1979)认为,烃类在运载层中运移,仅通过运载层上部几英尺的厚度。在均质条件下,运移通道位于运载层顶部,残余油也集中在运载层的顶部,而不是分布在整个运载层中。从盆地规模看,油气沿运载层垂直于地层走向朝上倾方向运移时,也主要集中在有限的运移通道上。England等(1987,1993)认为油气二次运移主要集中在少数“高速公路”上,只占运载层的空间比例约10%左右。近年来,Catalan(1992)、Carruthers(1995)、Thomas(1995)、Hindle(1997)、曾溅辉(2000)等对油气的二次运移过程进行了大量的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证明:①油气二次运移只通过局限的通道进行,油气运移空间可能只占据整个输导层的1%~10%;②输导层油气的运移路径受控于输导层顶面或封闭层底面的三维几何形态;③在生烃凹陷及其附近,油气运移路径形成密集的网络,而远离生烃凹陷,运移路径逐渐汇集。郝芳等(2000)根据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动力(浮力和水动力),利用射线追踪(ray trace)技术,可以从生烃凹陷出发对油气运移路径和主通道进行三维预测。油气充注历史油藏注入史研究是油藏地球化学研究的内容之一,其基本原理是根据流体非均质判断油气运移的通道方向、推断油气充注的时间。因此,油藏注入史研究对认识油气成藏过程也有重要作用。就单一油藏而言,同一油源不同时期产生的石油以及不同源岩同一时期产生的石油在组分上均具有内在的差异性。当石油向储层注入时,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有明显的非均质性。England等(1987)通过Fortiers油田的地球化学研究,首次将人们早已认识到的油藏流体非均质性现象与成藏研究结合起来,提出了油藏充注与原油混合模式。近年来,Hoffmann(1988)、Bodnar(1990)以及我国学者王铁冠(1997)、潘长春(1998)、宋长玉(2002)等在油藏注入史研究主要采用流体包裹体分析技术,并在很多地区或油田得到广泛应用。成藏动力学系统的定量模拟成藏动力学系统的定量模拟的目的是恢复油气成藏的演化历史,追踪油气运聚的动态过程。随着油气成藏密切相关的各种化学动力学和流体动力学过程和模型研究的不断深入,盆地演化和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过程的模拟技术不断改进。二、三维盆地模拟系统可作为成藏动力学系统定量模拟研究的基础。目前盆地模拟技术对稳态流体的模拟较为成熟,对幕式流体的模拟尚待改进。尽管目前的模拟技术作为预测油气分布的有效工具尚待完善,但计算机模拟为石油地质学家认识和再现地质历史中油气成藏的化学动力学和流体动力学过程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njjnancy

(一)含油气系统的基本内涵含油气系统的基本内涵随着它在油气勘探中的作用不断增强而深化,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是对含油气系统概念的理解,认识到含油气系统是与一套或数套有效烃源岩相联系的、由烃类运移和聚集过程所涉及的三维地质单元构成,包含有效生烃灶形成的所有油气藏,也包括形成这些油气藏必不可少的地质条件和过程。既然是三维地质单元,就可以通过恰当选择成图的界面和内容,将其有效地重现在勘探家面前,从而使寻找有利目标的勘探更加有的放矢;第二是将中国含油气系统特征与含油气系统原始概念相对照,感到原始概念不能完全涵盖中国的情况,尤其是前述中国大型叠合盆地中存在的以烃源岩相联系的各含油气系统之间的烃类串通和烃类损失,使得对这类系统的划分与评价更为复杂,需要发展含油气系统的概念,用复合含油气系统概念作为对 LBMagoon以前提出的原始概念的补充和完善;第三是认识到研究与评价含油气系统,目的是客观评价勘探目标含油气性的优劣,要为勘探部署提供依据,其研究核心是通过过程追踪,建立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地质作用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中的组合关系,并通过运聚单元的划分与评价,有效地指出地质历史上形成的并保存至今的油气藏分布位置,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勘探风险。因此,它需要有一系列表达过程研究与系统划分、分级评价与目标预测的评价成果图件。不论是成图内容与表达方式,还是生成图件的规范要求,都需要仔细甄选,详略搭配,否则就很难体现出含油气系统评价的优越性。含油气系统的研究应从生烃灶的确定开始,这是基础。生烃灶的确定包括有效烃源岩的层段分布、空间范围、质量与潜力,也包括生烃历史,要确定大量生、排烃关键时刻以及生、排烃的空间范围。在确定主要生、排烃期之后,需要研究主要有效烃源岩顶面古构造面貌与相关的古流体势演化史,以判明油气的去向,并划分运聚单元。在此基础上,在油气运聚最主要的单元内,研究输导油气的网络,判明已经运移的油气主要沿哪些优势通道发生了运移,同时研究运聚单元内与优势运移通道相联系的各圈闭可捕集油气的空间即可供油气“宿住”空间(包括储层孔隙体积与圈闭空间)的变化,进而确定含油气系统的边界,并评价勘探目标的含油气性与丰度(图6-27)。从上述可见,含油气系统研究的核心是过程恢复,重点是“六定”:①定源,对生烃层位、分布、质量与生烃史准确定位;②关键时刻定期,既要准确掌握大量生烃和排烃的时间段,也要确定已聚集油气再运移和受破坏的时间;③运移定向,准确判定不同时期发生运移的油气(不论是来自生烃灶的,还是已聚集再运移的)主要去向;④运聚单元定界,确定各运聚单元的空间展布形态与范围,并根据汇聚流线、生烃灶与各单元输送油气的条件(如排烃条件)、优势运移通道网络发育程度等,定性判断各运聚单元油气聚集丰度;⑤资源评价定量,含油气系统的边界是油气运移和聚集事件波及的最大外边界,通过对运聚单元内已发现储量和未发现潜力的统计,可以建立生烃量、运移量与聚集量之间的关系,根据这些条件,能更准确地确定油气资源评价的关键参数,对资源总量的估算更客观也更准确;⑥勘探目标评价定级,通过对三维空间成藏要素与作用过程的组合关系以及在地史中关系变化的追踪分析,更客观、较准确地评价已发现勘探目标(Prospects)和尚未发现目标(Leads)的含油性与优劣,这是含油气系统研究与评价的目的之所在。图6-27 含油气系统描述的基本内涵总之,深刻理解含油气系统评价的内涵,是做好评价的基础和创造性地深化并发展研究的源泉,也是含油气系统评价成果指导油气勘探实践比传统石油地质综合研究更能见实效并显现出较大优越性的前提。扎实细致的基础研究工作,指导勘探的强烈意识,再加上创造性选择再现油气成藏过程的成图内容,是将含油气系统研究与应用向前推进的有效途径,也代表了含油气系统研究的未来。(二)含油气系统的描述方法实现途径复合含油气系统描述就是综合应用石油地质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技术,通过选择合理的成图界面和参数,刻画含油气系统空间展布与结构特点,再现油气藏形成与调整过程,目的在于客观评价油气资源和追踪确定有利勘探目标。复合含油气系统的描述分为对各简单含油气系统的表征(这一阶段可借用LBMagoon等(1994)的结构图解法)和对复合含油气系统综合划分与评价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重要基础。整个过程强调动态恢复,可以分7个相互关联的步骤(表6-3):(1)烃源岩表征:确定烃源岩的空间范围、质量、生烃潜力与生烃历史。(2)通过对烃源岩热模拟和油气藏成藏年代学方法正、反演分析来确定关键时刻。表6-3 复合含油气系统的描述方法(3)在关键时刻界面上研究确定来自生烃灶和已聚集再调整的油气的运移流向和流量,并据此划分运聚单元。(4)对不同含油气系统的油气运聚单元空间叠合性进行分析,依油气聚集规模、丰度和汇聚资源总量划分运聚单元的主次。(5)在上述基础上,划分复合含油气系统,并从资源空间分配,资源集中度、系统可靠性与目标的把握程度,综合评价含油气系统的资源总量、主运聚单元与有利区带。(6)依评价的可靠性,筛选目标并提交勘探部署建议。上述描述过程突出强调生烃灶确定、过程恢复与油气空间分配三方面研究在含油气系统客观划分与评价中的重要性。生烃灶与生烃历史的确定是含油气系统建立、划分与评价的基础,强调对主要生烃层系的层段与平面分布、规模、质量与生烃潜力以及生烃历史的分析和确定,尤其要把握大量生烃与液态窗保持期间,有效生烃灶展布范围与生烃总量在整个历史上的分配和变化,可以借助盆地模拟的结果、成藏研究成果与构造和热历史分析结论加以综合判断。对油气自生烃灶生成并排出以后,油气运移过程的追踪分析,是含油气系统过程研究的核心,也是做到对含油气系统范围内油气空间分布客观预测的关键。为了更好地追踪油气运移历史,并能在关键时刻展示油气的空间分配,作者在相关文献中提出了一些术语,按照这些术语的定义和要求,有意识地加强一些方面的研究,实现石油地质家多年梦想———有效确定地下含油气最有利目标的愿望,就为期不远了。(7)与油气运移有关的几个术语油气运移分隔槽:是指烃源岩层顶面的流体势最高等值连线,常表现为烃源岩顶面的最低构造等高点的连线(即谷线)(图6-28)。在这一谷线两侧的油气基本上呈相背运移,谷线两侧烃源岩系所生成的油气互不穿越。汇聚运移流:是在油气运移的流向上由一组与烃源岩层顶面流体势最低等值线垂直相交并呈汇聚的流线组组成,常表现为烃源岩顶面构造等高线的脊线。这一组汇聚流线决定了油气运移的集中性与优势流向。那组汇聚流线即为汇聚运移流(图6-28)。图6-28 油气运聚单元与相关术语含义发散运移流:是由一组由与烃源岩层顶面流体势等值线垂直相交并呈发散状流线组组成的,它决定了油气运移呈分散状,而无优势汇聚运移存在。很显然,发散流导致油气的分散,难有大型油气聚集的产生。油气运聚单元:是由一组汇聚流线确定的,并由油气运移分隔槽与油气运移的最大外边界圈定的,可供实现油气运移—聚集全过程的三维地质单元(图6-28)。很显然,油气运聚单元是油气勘探目标的主要分布区。在这样的范围内开展深入的石油地质综合研究,尤其是对成藏地质要素与作用过程在三度空间的组合关系进行分析,就更为有的放矢。如果把与一个相对独立的生烃灶关联的所有油气运聚单元的空间边界都能勾画清楚,那么这个含油气系统的划分就完成了。油气运聚单元是介于含油气系统与油气成藏组合之间的含油气地质单元。油气运聚单元小于含油气系统的规模,但可包含数个油气成藏组合。将一个含油气系统可划分为数个油气运聚单元,它们聚集油气的数量与其中各勘探目标接受油气的概率是不同的;在一个油气运聚单元之内,可包含多种类型的油气成藏组合。(8)油气运移流向的确定油气运移流向的确定需要借助地质、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方法来实现。从程序上则要从烃源岩分布与生排烃历史的分析开始,首先要对主力烃源岩的层段与平面分布加以准确的确定,并对其质量与生烃潜力进行客观评价。在此基础上,通过烃源岩生排烃历史与地质历史中造成已经聚集油气散失、破坏和调整变化的构造运动性质与历史的分析,逐一列出决定油气运移发生的关键时刻。围绕着这些关键时刻,选好成图界面和成图内容,对决定油气运移流向的各关键地质要素在三维空间的变化加以描述,以综合判定油气去了什么地方,在什么地方遭受了破坏,在什么地方有多阶段继承性聚集与现今有哪些地方保存了最多的油气藏。在此过程中,不同阶段油气运移(三维)最大外边界的判识和确定,对于最终划定含油气系统的空间范围是十分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在上述过程中,以下几项工作是十分必要的。(1)烃源岩成熟阶段顶面起伏形态。烃源岩成熟阶段顶面起伏形态是指当烃源岩大规模进入油窗并有大量液态烃类排出时,其顶面的构造起伏状态。它决定了一个含油气系统内部油气从生烃灶排出后的第一次去向;也包括烃源岩大规模进入气窗时烃源岩顶面的起伏变化。在多旋回叠合盆地的复合含油气系统中,烃源岩的数量往往有多套,上述过程往往有多次反复。确定烃源岩顶面起伏形态的重要手段是编制烃源岩顶面在生排烃关键时刻的古构造图。这是一张对判定油气运移流向最关键的图件。图6-29 是一张油气成藏过程分析图,实际上反映的是烃源岩大规模成熟和排烃关键时刻,烃源岩顶界的起伏形态与由此决定油气运移流向及可能有的最佳与最差成藏区。有了这样一张图,地质历史中哪些地方最有可能形成油气聚集(如图6-29中 A、B、D区),哪些目标虽有油气的光顾却无缘形成聚集(如图6-29中 C与 D的大部分)就都一目了然了。(2)与烃源岩相关输导层与通道的几何形态与产状。输导层和通道是将油气从生烃灶输送至聚集场所的中间桥梁,决定了流体优势运移的轨迹与目的地。对输导层的研究可以归结为“层、面和网”的描述。“层”即是指与烃源岩呈指状交互的同层沉积储集体的平面分布或是指由中间环节(如断层)与烃源岩相连接的非同层、呈面状分布的储集体。图6-29 油气成藏过程分析图层状输导层的研究主要注重其几何形态、内部非均质性与其顶面的起伏形态。它们是油气移入之后,决定其运移方向与优势流动方向的关键。“面”则是指输导油气的不整合面与断层面,上述两面能否在油气运移中发挥作用,一是取决于与烃源岩的关系,即能否有油气移入;二是两个面的输导性能。很显然,与不整合面相关的风化淋滤带的发育程度与断层的开启性都对油气运移的通畅程度、轨迹与数量有重要影响。“网”则是指由带状沉积体、断裂与裂缝构成的可供油气运移的不规则网状通道,对这类通道的描述虽然相当困难,但其一经形成,就极有可能成为流体优势运移的通道,值得含油气系统划分的高度重视。(3)油气藏调整与改造阶段剥蚀量与剥蚀面起伏变化。油气藏调整是指在前一个或数个关键时刻,已有的油气聚集因构造变动的原因发生了再次运移,使原有的聚集发生变化或消失,油气运移到新的圈闭再聚集。油气藏的改造则是指已经聚集的油气藏在构造变动中发生破坏,或者由于剥蚀而被氧化,或者由于失去封闭而散失。油气藏的调整与改造期也是复合含油气系统的关键时刻。这个阶段可能没有来自生烃灶的大量油气的运移,却有已有油气藏中油气的再运动,直接影响含油气系统边界的确定与系统内油气资源量的客观评价,因此是值得研究的关键时刻。围绕着油气藏调整与改造发生的关键时刻,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构造运动性质、波及范围与造成的剥蚀量平面分布与变化的分析之上,同时还要做好剥蚀面及与之相当界面的构造起伏形态的分析,实际上是古构造研究的又一种形式。在此基础上,要对前一个或数个阶段曾经形成的油气聚集的变化加以研究,从中不仅要了解那些在运动中已经被改造的油气藏的分布,还要了解在运动中被调整的油气藏的分布与调整数量的变化。图6-30便是一张围绕油气藏调整与改造阶段所做的构造分析图,在于判明油气藏调整与改造破坏的情况。该图是图6-29所示古油气聚集的调整与改造。图6-30中可见,原有的油气聚集(如 A、B与 D聚集区)都在后来的构造变动中消失,一部分被散失,另一部分调整到在运动中形成的新圈闭中聚集(如图6-30 中 G)。与此同时,来自源区新生成的油气在新圈闭中继续聚集,还有新油气藏的生成(如图6-30 中 H)。可见,在油气藏调整与改造阶段,剥蚀量与剥蚀面起伏形态的分析对于追踪油气运移轨迹,判明油气流向与油气保存与逸散的客观情况是重要的,对于准确划出含油气系统的最大外边界也是有助的。图6-30 油气藏现今分布预测评价图(4)流体历史分析。流体历史分析是确定油气运移与聚集历史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流体化学史与流体动力史。流体化学史主要指水化学史,通过对地层水常规水化学参数(矿化度、钠氯系数、钙镁系数、脱硫系数、硫氯系数与碳酸平衡系数等),氢(δD)、氧(δD)同位素与油田水有机地球化学分析(轻烃组成、芳烃三维荧光与有机酸)来判识油气运移方向、聚集区与油/气藏的保存条件。流体动力史的核心是水动力史,这是盆地演化过程中水文、地势、沉积埋藏和构造作用的综合结果,流体动力史的分析含现今水动力与古水动力史两个方面,其中油气成藏关键时刻前后流体势分析是流体动力史研究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流体势反映了地下流体的潜在流动能力,是构成油气运聚成藏的动力学框架和背景,古流体势的恢复有助于从动力学角度对油气的运聚成藏问题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流体总是由高势区向低势区运移,而且总是指向势能减小的势梯度负方向,因此,只要对油气成藏关键时刻前后的构造起伏和主水文排泄区分布把握准确,就可以通过流体势场划分、确定出油气的主次汇聚区,从而选定油气聚集的有利区带。含油气系统描述的构成与基本方法含油气系统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烃类流体系统,发生并存在于特定的地质体中。因此,它具有空间和时间的含义。“空间”包括了地层(垂向)、地理(平面)与赋存(储集)3个方面。因此需在剖面上确定一个含油气系统所能包括的地层段和在平面上储集体与油气聚集所能涉及的最大范围。一般来说,一个含油气系统的顶底界主要由区域性盖层与有效烃源岩层段限定,而范围则以有效烃源岩展布、油气运移所涉及的最大外边界来包络。因此,有效烃源岩三维空间分布、储集体形态、储集空间与封隔流体系统的区域盖层所覆盖的地质体形态是“空间”研究的主要内容。论及“时间”,是指系统从生烃开始到聚集被改造之前的那段时间,包括系统形成的持续时间与系统产生后被保存的时间。因此,含油气系统的描述可以据其定义概括为基本要素的确定、各地质作用过程恢复及要素与过程三维空间相互关系的建立(见图6-27,表6-3)。1)含油气系统基本要素的描述(1)活跃烃源岩(Active Source Rock)的表征。活跃烃源岩是指成熟并生、排烃的源岩。“活跃”一词包含了烃源岩成熟生烃、有商业性规模的烃量发生了运移以及源岩潜力三层主要含义。烃源岩生烃和排烃可归入含油气系统地质作用与过程分析。活跃烃源岩的描述可以抽象为层段、范围、潜力与关键时刻的确定。“层段”是指成熟烃源岩在剖面上由顶底板所包容的地层单元,它包含了门限、生油气死亡线与厚度三项地质内容,对其描述的产品是有效烃源岩等厚图与有效烃源岩顶界 R0 等值线图。证明源岩有效的最直接的证据是在已经聚集的商业性油气藏与源岩之间建立起密切的对应关系。因此,活跃烃源岩的描述还包括了油-源、气-源对比及其相应图件。烃源岩的潜力是决定源岩有效性的另一项重要指标。剖面上一系列反映源岩潜力的数据(如热解生烃潜量(S1+S2),有机质烃转化率(“A”/TOC,HC/TOC),反映母质类型的参数(氢指数 IH ),显微组分构成与干酪根类型等与平面上反映生烃强度(生烃量(m3 )/面积(k m2 ))的图表可描述烃源岩潜力。提供的主要描述图件是一系列剖面图与生油/气强度等值线图。“时刻”代表了生油岩进入生烃门限、高峰与生烃结束的综合时间及对应的深度,可由以下图件来反映:镜质体反射率(R0)与深度的关系曲线、实钻与由地震选取的人工井点上的埋藏史曲线、时温指数(TTI)值及由此换算得出的 R 0 与 TTI等值线图。活跃烃源岩的表征按以下顺序来研究:油-源与气-源对比;烃源岩层段确定;烃源岩生烃门限确定;有效烃源岩展布;生、排烃关键时刻确定。(2)输导层(Carrier Bed)分析。输导层是将油气从生烃区输送至聚集地的中间桥梁,决定了流体运移的轨迹和目的地。对输导层的研究可以归纳为“层、面、网”的描述。“层”即是指输导层,包含了输导层的产状与连续性两重含义。输导层研究的关键是在剖面上选取最靠近烃源岩或与之侧向交接的储层,平面上从烃源岩起步,向上倾方向分析,时间上以生烃关键时刻前后为主,分析输导层产状、输导层相带与几何形态。产品是关键时刻前后输导层构造起伏、储集体几何形态与连续性及成岩相的叠合图;“面”是指不整合面与断层面,集中在参与了输送油气的不整合与断层的研究上。需要对不整合面延展范围、断层面产状与两面的起伏形态进行分析,产品主要有关键时刻前后不整合面与断层面起伏形态图;“网”是指由输导层、不整合、断层和裂缝不规则连接为流体运移提供的通道,需要对主输导层与不整合和断面的接触情况、分组断层与裂隙的开启性进行研究,描述油气运移的最大可能路径。对输导层可按以下顺序进行描述:关键时刻前后烃源岩顶或输导层的古构造形态;输导层岩性与岩相平面分布与关键时刻前后所处的成岩相划分;关键时刻前后应力场与断裂组合;关键时刻前后与输导层连接的不整合面的起伏形态。(3)储集岩(Reservoir)描述。作为含油气系统的基本要素,储集岩必须能够容纳一定量的烃类流体,并使之能聚集成藏。储集岩的研究主要是储集空间与连续性的描述,可概括为岩性、岩相、几何形态、成岩和储油性能等5项内容。提供的主要图件是流体排泄区储集岩分布图、关键时刻储集体岩相分布与不同岩性、不同岩相储集岩物性统计表。可按以下顺序对储集岩进行描述:接受流体的储集体岩性、岩相与几何形态分布分析;关键时刻前后储层岩相划分;储集体综合分级评价。(4)盖层(Seal Layer)研究。这是指在关键时刻决定含油气系统地理范围与油气聚集的岩层单元,决定一个含油气系统的有效边界,包括“区域”性(间接)与“局部性”(直接)盖层。前者是阻隔并限制流体在三维空间分布范围的岩层,连续性延展范围与封闭能力是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后者则是在运移路径上对油气聚集起直接封堵作用的岩层,储盖组合与延展范围是局部盖层研究的重点。盖层研究的主要成果是盖层等厚图与不同岩性、厚度对油气封盖能力的统计曲线。可按以下顺序来描述盖层:盖层突破压力与岩性关系曲线;盖层厚度与封盖能力统计曲线;最靠近烃源岩的区域性盖层展布描述;流体排泄区与储集体共生盖层描述;关键时刻盖层开启性诊断。2)含油气系统地质作用过程的描述如前所述,基本要素是含油气系统的物质组成,而把四大要素在时空上的组合关系建立起来,即是对含油气系统地质作用和过程的描述。掌握含油气系统的地质作用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比掌握基本要素更重要。(1)油气生成过程的研究是对有效生烃岩从进入门限那刻开始到生烃结束全过程进行恢复的描述,包括了生烃关键时刻(门限、生油高峰与生气高峰、生烃结束)、有效源岩展布、生烃持续时间与生烃总量三层含义。可按以下顺序确定并建立过程:生烃门限、生油与生气高峰期与生烃终止对应时间的确定;各阶段有效烃源岩分布与体积;不同阶段产烃率统计分析;不同阶段生烃强度与生烃总量。(2)油气运移研究是探讨源岩生成的油气排出母体、进入输导层至发生聚集之前的运动。包括初次运移与二次运移两个环节,可概括为运移量、路径与方向的描述。含油气系统分析中的运移研究主要提供关键时刻前后烃源岩顶面或输导层顶面流体势等值线图、初次运移层段、时期与动力分析图、输导层产状与构造起伏形态。(3)油气聚集研究归结为成藏过程与成藏期的综合分析,包括油气运移汇聚区生储盖组合、油气汇聚量、运聚期与持续时间的分析。因此,由油气运移分隔槽所圈限的汇聚区在关键时刻前后的范围、汇聚烃量的分析、油气藏充注期次、关键圈闭容积、油藏丰度的确定及其相关图表是油气聚集研究的主要内容。(4)圈闭形成研究主要是对有效捕集油气目标的分析,包括圈闭类型、构成(生储盖组合与储集空间)与分类分布的图件,构造圈闭形成期与有效圈闭筛选分析,以及近源非构造圈闭的描述与图件。(5)成藏要素及作用的组合关系的确定是对一个含油气系统在三维空间分布面貌与特征的综合。综合的关键是以该系统的油气聚集与分布最主要的地质时刻为坐标,将各地质要素的展布叠置组合起来,分级评价出含油气概率和丰度不同的勘探靶区,选出可供进一步钻探的目标,画出以时代(间)为横坐标、成藏各要素为纵坐标的油气成藏事件剖面图,标注有已知油藏、油气显示与干井的含油气系统综合分析图、有利区带和目标评价图是成藏地质要素及作用组合关系研究的主要成果。(三)复合含油气系统的评价本文所论述的复合含油气系统的评价主要涉及复合含油气系统成藏条件的定性或半定量评价、油气资源评价及有利勘探单元评价与排队(图 6-28),评价方法还不成熟。对成藏条件,首先在含油气系统描述基础上,进行地质条件半定量评价,我们建议的评价标准如表6-4所示。对表6-4中油气充注、圈闭、运移、保存、关键时刻匹配关系等5项条件依据复合含油气系统的具体情况进行概率取值,然后将它们的乘积作为复合含油气系统的评价值,可以概率分布形式来表示,其结果可作为勘探选区的参考。表6-4 复合含油气系统评价标准油气资源评价是在对被评价区地质特征深刻认识与开展油气资源评价参数研究和取值的基础上,通过对适用有效的评价方法选择,综合测算含油气系统内部油气资源总量、分布、质量与经济性。在此基础上,根据油气资源空间分配、各运聚单元内各区带和目标接受油气数量与聚集丰度的不同,可分级评价勘探靶区和目标的优劣与经济价值。

复杂油气藏相关问题

  • 复杂油气藏杂志投稿费用多少

    舒服的税收往往是热门政治争论的来源。在1776年美国殖民地对英国税收的愤怒引发了美国革命。200多年以后,罗纳德?里根以大幅度降低个人所得税为号召当选总统,在他入主白宫的8年期间,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从70%下降为28%。1992年,比尔?克林顿当选的部分原因是因为当时的总统乔治?布什没有遵守他在1988年大选中的诺言:“相信我的话:没有新税。”我们在第六章中开始研究税收。在那里我们说明了,一种物品

    七里稻香香
  • 复杂油气藏杂志好投么

    在复杂油气藏中投稿的关键点如下:1、征稿范围:《复杂油气藏》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和海洋油气分公司主办。《复杂油气藏》系统研究复杂油气藏的成藏机理,经典总结复杂油气藏勘探开发经验,积极探讨勘探开发复杂油气藏的新理论、新方法,推广应用高效、节能环保新技术、新工艺,为科学研究、油气田生产和决策服务。《复杂油气藏》设有石油地质、地球物理勘探、油气田开发、石油工程、生产现场等栏目。《复杂

    at25
  • 复杂油气藏杂志难不难

    渤海湾盆地在东营、惠民、沾化、车镇凹陷、东濮凹陷共发现了复杂断块油田20多个。经过几十年的勘探开发,复杂断块油藏勘探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由勘探初期以找大型构造背景、大断层控制的断块油藏为主,变化为寻找由小断层控制的小断块油藏,勘探对象更加隐蔽,勘探开发的难度不断加大。在精细构造解释、储层描述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信噪比、分辨率和复杂断块的构造成像方面。通过采集处理及解释技术攻关,以提高横向分辨

    Super 虫子
  • 复杂油气藏杂志版面费

    王晓畅 张 军 李 军 张松扬 胡 瑶(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摘 要 中国石化在国内外油气勘探中所面临的对象日益复杂且具有多样性,常规测井已不能满足这些复杂储层评价的需要。成像测井能够全方位反映地层结构和 “四性” 特征,在储层评价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井壁电成像测井能够直接观测岩石结构特征,有效识别裂缝和溶蚀孔洞,并满足储层评价对裂缝参数定量计算的要求。核磁共振成像测

    ChenAndy
  • 复杂油气藏杂志审稿周期

    成藏动力学自提出以来,经过近十年的研究和相关学科的不断发展,在盆地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和盆地(充填)动力学、成烃动力学、排烃动力学、流体输导系统、油气成藏机理与充注历史分析等各个方面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盆地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和盆地(充填)动力学板块构造学说的产生和发展使盆地研究找到了新的切入点,人们通过板块构造理论重新认识沉积盆地的成因与演化。进入20世纪90年代,D′kinson(1993)率

    柒月ever
  • 复杂油气藏杂志投稿流程

    投稿这个环节如果想要省心一些还是可以的,但是快速发表这个就需要走加急试试。或者说了解一下壹品尤刊网上有没有同样是文学方面还更容易安排的。

    小蓓同学
  • 复杂油气藏杂志投稿要求

    常规与非常规油气地质特征在圈闭条件、储层特征、源储配置、成藏特征、渗流机理、分布和聚集等方面与传统石油地质学存在明显差异(表1-3)。图1-5 全球油气田发现与储量规模变化图1-6 全球油气田发现地表条件统计表1-3 非常规石油地质与传统石油地质的区别一、常规油气地质自1917年石油地质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来,其理论发展经历了油气苗现象→背斜理论→圈闭理论→油气藏理论。这里的油气藏是指常规意义上的

    刘仁宗
  • 复杂油气藏杂志投稿格式

    可以用任何邮箱发E-这两种说法都不对。一般杂志社都会要求稿件用Word文档以附件方式发送,方便他们排版,所以用电子邮件投稿都是以附件的形式发送的,正常添加附件是不会传播病毒的。主题写投稿或稿件就行了,作者信息应该写在正文后面。作者信息包括作者简介、详细通讯地址,包括:收件人所在地的省、市、区、街道名称、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信箱、代收人的姓名以及本人要求等。一般要求在来稿末尾附上。

    大垒居然
  • 复杂油气藏杂志怎么投稿

    渤海湾盆地在东营、惠民、沾化、车镇凹陷、东濮凹陷共发现了复杂断块油田20多个。经过几十年的勘探开发,复杂断块油藏勘探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由勘探初期以找大型构造背景、大断层控制的断块油藏为主,变化为寻找由小断层控制的小断块油藏,勘探对象更加隐蔽,勘探开发的难度不断加大。在精细构造解释、储层描述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信噪比、分辨率和复杂断块的构造成像方面。通过采集处理及解释技术攻关,以提高横向分辨

    xxy4919533
会员服务
  • 论文服务

    一站式论文服务,客服一对一跟踪服务。

复杂油气藏期刊 复杂油气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