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地震杂志投稿流程

6条回答

花可12

地球内部存在着很多的能量物质,这些能量物质被人们用作热能、动力的燃料,石油,天然气,煤炭,可燃冰,铀等,人们根据这些物质的特性,进行人为的释放这些物质的能量,制造了机车,发电,发热,以及炸药,炮弹等等,都是根据物质的属性,让物质转变成能量。说到这里,难道这些物质的能量必须需要人为么?不是,只要人们能做到,大自然早就做好了,大自然是神奇的,人们在实验过程中能做到让能量物质释放能量,那么,大自然也一样可以做到,那么,地球内部的能量物质就可以自然的释放能量,地球内部存在了大量的石油,天然气,煤炭,可燃冰,铀等能量物质,他们会按照大自然自身的释放过程释放能量,这个能量的自发式释放能量的现象怎没有了?这难道不是地震,火山,海啸等等的现象?大自然是神奇的,人们能做到把地球内部的能量物质开采出来,然后对其进行能量释放,制造成热,电,动力,同样,大自然自身也可以完成这个能量的释放,也可以有地热,雷电,动力,这就需要思考了,大自然自身所做的这些,雷电看到了,地热发现了,但可是,大自然自发释放的“动力”,怎就没有了呢?由巨大的能量矿物质自发释放的巨大动能去了哪里?

就是闵悦悦

专家说不太有可能,本次的地震等级特别低,从理论上来说,根本就不可能引起海啸,引起的海浪范围也有限。

QuSusu

阿富汗——亚洲的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位于印度的西北,介于波斯和印度之间,而在 另一方向上则介于兴都库什山脉和印度洋之间。阿富汗也是一个美女之国,兼具东西方两种美

李亚美88

多波地震勘探是指不仅利用纵波,还利用横波、转换波进行勘探,以提供更多的〓质、油气藏信息,解决原来单一纵波勘探不能解决的问题。多波勘探简称“四分量”地震。四分量地震就是在一个检波器组中用一个压敏检〓和X、Y、Z三个相互垂直的速度检波器,记录地震反射纵波(Z、H分量检波器接收)和〓(X、Y分量检波器接收)。通过对记录数据进行处理,分离不同的波场,形成不同波场的数据,为勘探人员提供各种纵、横波地震剖面。早在20世纪30年代,前苏联、美国等国家在陆地已展开了多波地震研究和试验。但是,由于地表地质条件和其他条件的限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进入90年代,随着对多波地震技术基本理论研究的进展,多波采集技术,特别是海底电缆数据采集方法的成功,使得这一开发多年而进展缓慢的技术在海上得到了快速发展。在中国海油勘探中,遇到了许多纵波地震无法解决的难题:a.纵波剖面上存在的大量“气烟囱”及其他类型的反射模糊区,使得构造无法落实;b.纵波岩性亮点的存在使得钻井屡屡落空;c.中深层是否存在气层及如何检测等。为解决上述难题,中国海油在“九五”期间承担了《国家863计划》中研究、发展多波地震勘探技术的项目。1998年,中国海油在莺歌海进行了首例二维多波地震勘探,开展了多波地震采集、处理、解释方法的研究及应用工作。2000年,在中国海域又进行了两次较大规模的海上多分量地震勘探作业。ARCO公司在莺歌海采集了逾100km的二维多波地震资料。Phil-lips公司在渤海蓬莱19-3油田进行了首例三维多波地震勘探43km2及二维多波地震采集约270km,以解决构造及储层研究等难题。一、海上多波地震资料采集多波地震采集是海上多波地震勘探的关键,实施起来比较困难,这也是多波地震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一)多波采集设备及观测系统由于海水中不产生和传播横波,海上多波勘探首先要把四分量检波器放到海底,才能接收到转换横波。因此要使用海底电缆,这样与陆地多波勘探相比,海上多波数据采集具有较大施工难度。为保证3个速度型检波器互相垂直,把它们连同水中的检波器一起固定在一个支体上,并保证这个支体落到海底时使其底面落地,支体的底座要足够重,同时使支体与海底有较好的耦合匹配,垂直速度检波器装有陀螺装置,当海底不是很平时仍能保证它的垂直。检波器的收放类型主要有两种,一是海底电缆法,把检波器及其支架连到海底电缆上,与电缆一起沉到海底。为了保证所有地震道中的两个互相垂直、水平检波器的方向一致,电缆放完后,要适当地前拖一定距离,把电缆拖直,故电缆要有足够的强度,不致被拉断。记录船要有动力定位装置,以保证船位不动。这在深水不能抛锚时尤为重要,使船不随风流漂动而拉动海底电缆。另一种为无线电遥测传输法。地震道之间不再需要电缆,每道接收到的信号,由发射天线直接送到仪器,但是要在四分量检波器支体上安装自动定向装置(如磁罗经),以保证检波器组之间方向一致,并知道检波器的方向。这两种收放检波器方式,都存在当海底淤泥较厚时检波器与海底匹配不好的问题,这在内陆海域(如渤海)水浅时容易发生。松软的低速带对横波的吸收较纵波严重得多,甚至得不到横波资料,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多波地震采集观测系统要适应检波器收放比较困难的条件,尽量采用少搬动排列、多放炮(因放炮容易)的方式,如扩展排列方式。海上实际多波采集资料结果表明,采用气枪震源激发,用海底四分量检波器接收,在海底为砂质、硬海底情况下,由于检波器耦合条件较好,能得到较好的多波记录。在我国陆地多波勘探中,由于地表接收条件差,干扰严重,一般得不到较好的多波记录,这是陆地多波地震勘探一直没有取得重大进展的原因之一。(二)莺歌海二维多波采集1998年6月,中国海油应用GECO公司的海上多波地震采集技术,在莺歌海盆地4个构造上采集了2D-4C地震数据132km,其采集方式如图6-68上部所示。图6-68 海上多波采集电缆布设及观测系统接收示意图主要采集参数如下:排列参数:采集排列如图6-68下部所示,排列长3000m,最大偏移距7000m的扩展排列观测图。在3000m观测电缆上,得到了最大偏移距7000m、最小偏移距为零的资料,既满足了横波要求排列较长,又满足了纵波要求排列较短的需要。其他排列参数为:道间距和炮点距均为25m,电缆道数120道,每道7个检波器组合,组合距5m。震源参数:气枪震源、8枪组合、组合距3m,震源容量in,震源沉放深度7m。记录参数:记录格式SEGD,记录长度10s,采样间隔2ms。主要采集设备与海上常规地震纵波勘探相同,不同的是电缆接收系统。使用的是Nessie 4C海底电缆系统,每个地震道包括一个压敏检波器(水听器)和3个互相垂直的速度检波器(一个垂直分量,两个水平分量),见图6-68所示。图6-69为实际的四分量记录。图6-69 实际多波原始记录二、海上多波地震资料处理海上多波地震资料记录的是矢量波场,理论研究和实际资料都表明,垂直分量主要记录的是纵波能量,水平分量则主要是转换波能量,因此,可用标量处理方法来处理海上多波地震资料。这样,纵波和转换波处理可以分成独立的数据流进行,使多波地震资料的处理大为简化。与常规陆地多波地震相比,海上多波地震具有以下特点:海上只能得到转换波,而得不到完全的横波;激发和接收不在同一个基准面上;接收点横波静校正影响严重;海底电缆采集时检波器方位难以控制,存在方位校正问题。因此,要解决上述特殊问题,需结合海上多波地震勘探的特殊性,研究资料处理关键技术,如基准面校正、双检波器技术、转换波能量衰减补偿、转换波静校正、共转换点道集抽取、转换波速度分析等。我们采用国内合作开发的方式,研究出一套多波处理系统,这些技术的开发成功是处理好海上多波资料的重要保证。图6-70是海上多波资料处理流程示意图,从图可见,海上多波处理由两部分组成:纵波处理和转换波处理。图6-70 多波资料处理流程(一)纵波资料处理纵波资料处理是多波资料处理的第一步,因为纵波处理得到的参数及结果是转换波处理的重要参数和剖面对比的依据。纵波处理输入的资料是海底压力检波器接收的P波(纵波)和海底速度检波器接收的Z分量纵波。纵波处理除基准面校正和P、Z分量合并(即将P波和Z分量记录匹配相加)外,其他与常规海上拖缆纵波资料处理相同。1.基准面校正在海上多波地震勘探中,在海水中激发、海底电缆接收,炮点、检波点不在同一水平面上,需要进行基准面校正,即将激发点和接收点校正到同一基准面上。针对共检波点道集,使用严格保幅波动方程延拓,将震源由海水中延拓到平均海底。2.压制水层多次波在海上多波地震勘探中,由于海底电缆检波器置于海底,当海水较深时,一次波与后续的水层多次波相隔的时间就较长。对于压制这样的多次干扰波,若像处理常规拖缆记录那样,使用预测反褶积则难于奏效。为有效消除海底纵波记录上的水层多次波干扰,需使用海底双检波器叠加技术,即将压力检波器接收到的P波和速度检波器接收到的Z分量进行合并。理论研究和实际资料分析证实,在时间域中,对于海底双检波器记录,Z分量和P波的一次波记录极性相同,水层多次波的记录极性则彼此相反;而在频率域中,压力检波器和速度检波器的振幅谱是互补的,即一个振幅谱的波峰对应另一个振幅谱的波谷。这表明将Z分量和P波记录对应相加合并,可以加强一次波、压制或消除海水层多次干扰波。但由于两个分量的记录能量相差很大,在相加之前必须对两者做能量匹配处理,不能简单地将两者相加,才能达到消除海水层多次波的目的。从图6-71aP波和Z分量上可以明显地看到,对应极性相反的同相轴,即海水层多次波,经过匹配相加之后,在图6-71b上已无极性相反的多次波同相轴。图6-71 P、Z分量合并压制水底多次波a—P波和Z分量;b—已无极性相反的多次波同相轴(二)转换波资料处理转换波包括X分量接收的P-SV波和Y分量接收的P-SH波。转换波处理一般在纵波处理之后进行,其主要处理技术如下。1.基准面校正同于纵波资料处理。2.转换波静校正在海上地震勘探中,由于海底低速带变化较简单,对纵波记录一般无需做静校正。但对于多波地震勘探中的转换波记录而言,因其在低速带中传播速度很低,同样的低速带变化就会引起相当大的静校正量的变化,故必须进行静校正。因为转换波以纵波下行,以横波速度上行,所以对转换波只进行接收点静校正即可。从实际记录分析也可以看到,共接收点道集上的同相轴连续性明显差于共炮点道集,且接收点处的横波静校正量很大。为了对转换波进行接收点静校正,可在共接收点道集叠加剖面上进行趋势面转换波静校正。处理结果表明,需要反复多次,才能取得比较好的转换波静校正结果,如图6-72所示。3.转换波能量补偿转换波和纵波传播特征不同(路径不对称),能量衰减也不一样,因此,纵波处理中使用的吸收和扩散衰减补偿方法不适合于对转换波的处理,对转换波进行真振幅恢复时,必须考虑转换波传播路径不对称的特点。目前有些处理系统就是简单地采用纵波能量补偿的方法对转换波进行补偿,不仅理论上有缺陷,而且效果也不好。中国海油研制的转换波能量补偿模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图6-72 检波点转换波迭代静校正效果对比设在均匀介质情况下,仅考虑波前扩散和地层吸收作用,则可写出振幅补偿因子的近似计算公式为:中国海洋石油高新技术与实践式中:vp和vs分别为纵波、横波速度;tp为纵波从炮点传播到反射界面的旅行时;ts为横波从反射界面传播到检波点的旅行时;αp和αs分别为纵、横波吸收系数;k为一任意常数。图6-73为一个转换波共炮点记录经此方法补偿前后的结果,从图可以看到,经振幅补偿后,转换波深部反射振幅能量得到了有效恢复。图6-73 转换波振幅补偿效果(a)补偿前;(b)补偿后4.方位旋转校正海底电缆无法人工直接安放,在使用拖曳式海底电缆进行二维多波地震采集作业时,若海流和海底障碍物影响较大,水平检波器的方位就会偏离设计方位,从而产生方位误差。因此,在处理时需对两个检波器进行方位旋转校正,即将其中一个校正到径向方向上,而将另一个校正到切向方向上。由于直达波为线性极化波,不管地下介质是否具有各向同性还是各向异性性质,均可以利用直达波在两个水平检波器上的记录能量进行方位校正。目前,在方位旋转校正中,一般根据两个水平检波器旋转后,径向方向上的能量应达到最大,而切向方向上的能量应减至最小的原则,首先确定出两个水平检波器的接收方位,然后,再按炮点和检波点的位置关系作相应的旋转,最终得到经旋转处理的两个分量。5.分选共转换点道集生成共转换点道集是多波处理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根据斯奈尔定律,入射P波反射SV波时,因纵、横波的速度不同,入射角与反射角不等,故对P-SV转换波而言,其反射点(转换点)不在炮检中点的正下方,共反射点不是共中心点。见图6-74所示。从图可见,同一对激发和接收点转换波的传播是不对称的,且随着深度变化而改变。共转换点随深度的改变依赖于 VP/VS比值随深度变化,随目的层深度增加,共转换点位置远离接收点,因此,在转换波资料处理中要慎重考虑抽道集、动校正、速度分析等。为了进行转换波速度分析和叠加,需产生共转换点CCP道集。抽共转换点道集,这是技术难点之一,即便界面为水平的情形也很难做到真正的共转换点叠加。目前见到大致有3种近似方法:一是取纵横波速度比为一常数,不考虑速度纵横向变化;二是采用空变纵横波速度比,即只考虑速度的纵向变化(GE-CO);三是采用时变、空变的纵横波速度比,对各目的层作较精确的共转换点叠加(CNOOC)。这些方法都没有考虑界面倾斜的影响。图6-74 共转换点(CCP)位置计算示意图中国海油开发的多分量处理系统,采用基于时空变化的横、纵波速度比VP/Vs,计算随层位及偏移距变化的共转换点位置。CCP道集抽取一般需要经过两次以上的迭代处理,第一次可应用纵波处理的精确速度,以及本地区转换波与纵波速度比的经验常数值,粗略地抽出CCP道集。第二次迭代处理时,可用粗抽的CCP道集及精确的纵波速度计算出P-SV波速度谱,更精确地分选出CCP道集,当然还可以进行多次迭代。图6-75为共转换点道集抽取部分结果。图6-75 共转换点道集抽取部分结果6.转换波速度分析速度分析也是转换波处理的重要环节。类似于纵波速度分析,其基本思路与纵波处理相同,但转换波时距曲线不再是双曲线,而是一个复杂的四阶曲线方程。无论是采用横波速度扫描还是速度比扫描,都要涉及四阶方程求解,求解方法可采用马在田院士推导的简化公式。转换波速度分析可得到两种结果:横波速度和复合速度。前者用于有关岩性及油气判别处理,后者可用于转换波常规处理,包括时间偏移处理等。7.转换波DMODMO处理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因地层倾斜所造成的转换波水平叠加剖面上的模糊效应,提高转换波叠加剖面的成像质量。为此,需要按转换波传播规律建立合理的DMO方程。中国海油专门开发了一种效率非常高的P-SV波DMO模块,使经DMO处理的剖面质量有明显改进。8.动校叠加由于转换波射线具有非对称性,时距曲线非双曲线,必须有专门的动校正模块,输入转换波资料和纵、横波两种速度参数,计算出动校正量并进行动校正和叠加。9.波场分离转换波记录上纵、横波混杂,难以解释,故需进行纵、横波分离,波场分离方法有τ-P变换法、极化方向法等。10.多波地震属性参数比计算方法纵波、转换波属性参数比包括振幅比、速度比及泊松比,这些属性参数在储层解释和烃类检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a.纵波、转换波振幅比App/Apsv计算方法及步骤:①纵横波目的层层位确定;②纵横波目的层同相轴追踪;③分别提取纵横波沿层振幅App、Apsv;④计算二者的比值App/Apsv。b.纵、横波速度比Vp/Vs计算步骤如下:①纵横波目的层层位对比;②目的层顶底同相轴追踪;③计算tpsv、tp及Vpi/Vsi。c.泊松比σ。泊松比是速度比的函数,计算出了Vp/Vs后,根据公式:中国海洋石油高新技术与实践便可计算出泊松比σ。三、海上多波地震资料解释及其应用(一)多波地震地质层位对比方法纵波、横波地震资料综合解释的前提是在P波、S波剖面上,正确地对比出同一地质层位的P波和S波反射,如果层位对比错了,后续的工作就将失败。在进行多波地震地质层位对比时,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①地质构造特征和岩性特征不变的原则,也就是说,地下地质构造特征和岩性特征无论在P波剖面,还是S波剖面上的表现是一样的;②地层层厚与埋藏深度相一致原则,对于同一地层,根据P波信息与根据S波信息反演出的地层厚度和埋藏深度是一样的;③地层层序一致性原则,P波剖面和S波剖面所反映出的地层层序是相同的;④地震相相似原则;⑤地层微细结构特征的可比性原则。根据以上对比原则,并结合实际情况和已有基础资料,可应用下述三种方法进行层位对比。1.压缩转换波剖面对比法由于转换横波速度Vs小于纵波速度Vp,故同一反射界面的转换横波双程旅行时大于纵波,不好直接对比。因此,通过对P-SV波时间剖面进行垂直压缩(通过P波与S波速度比进行)来对比层位。2.反射特征和构造特征对比法在P波和转换波剖面中,能观察到一些具有明显特征的波组,如不整合面、隆起、凹陷等。可充分利用这些纵横波剖面共同具有的特征,标定纵波和转换波的同一层位,进行纵横向的延伸对比。图6-76为莺歌海盆地B构造4测线,纵横波剖面共有的反射构造特征,即可作为层位对比的标志。图6-76 B构造4测线P波、P-SV波剖面3.深度域对比法在P波、S波层位对比中,可同时把纵横波剖面转换成深度剖面,然后在深度域进行层位对比,但这种方法需要有较高精度的平均速度。(二)海上多波地震烃类检测转换波与纵波联合使用,可以分辨真、假亮点,进而检测出油气的存在。众所周知,纵波速度与岩石的基质及其孔隙中充填物的速度有关,而转换横波的速度仅与岩石的基质有关,与其孔隙中的充填物基本无关。当岩石孔隙中充填物发生变化时,纵波速度会有很大的变化,形成亮点或暗点,而横波速度则没有变化,这就为识别亮点和暗点的真伪提供了依据。图6-77所示为含水砂岩、含气砂岩、煤层(特殊岩性)的纵、横波波阻抗比较。图6-77 含水砂岩、含气砂岩、煤层的纵、横波波阻抗比较从图可见,孔隙中充填物由水变成气后纵波振幅变化很大,横波振幅则没有变化,而对于煤层,两者振幅都较大。根据上述分析,在多波资料解释中,可用下述办法来预测油气藏。a.如果在纵波剖面上发现一个亮点(或暗点),在相对应的转换波剖面上没有出现相对应的亮点(或暗点),纵横波振幅比会出现明显的正异常,可基本上认定它是一个含气亮点。b.如果在纵波剖面上发现一个亮点(或暗点),在相对应的转换波剖面上也存在着相应〓亮点(或暗点),纵横波振幅比将不会出现异常,就认定它是一个岩性亮点。c.如果是气亮点,目的层纵横波速度比将会出现明显负异常,Vp/Vs值将比背景值明显降低。如果是岩性变化,速度比无明显变化。d.如果是气亮点,目的层泊松比σ也将出现负异常。如果是岩性变化,泊松比无明显变化。前已述及,泊松比是速度比的非线性函数,它的变化规律和速度比基本一致,但二者变化幅度不太一样。(三)多波地震亮点检测实例图6-78是乐东22-1构造98s3638测线P波、P-SV波剖面,在该剖面上有两口井(乐东22-1-2井和乐东22-1-4井)。其中乐东22-1-2井钻遇乐一段Ⅱ气组、Ⅲ气组、V气组和乐二段I气组,这些气组(层)在P波剖面上表现为强振幅异常(亮点),而在P-SV波剖面上表现为正常振幅。另外,乐东22-1-4井钻遇乐一段I气组,该气层在P波剖面上表现为强振幅异常(亮点),而在P-SV波剖面上表现为正常振幅。图6-78 乐东构造98s3638测线P波、P-SV波剖面图6-79 乐东构造98s3638测线P波、P-SV波均方根振幅比剖面图6-79是98s3638测线P波、P-SV波振幅比剖面,可以看出,上述井钻遇的气组的P波、P-SV波振幅比出现异常,P波振幅强。图6-80所示是乐东8-1构造98d4507测线P波、P-SV波剖面。图6-80 A构造98s4507测线P波、P-SV波剖面从图可见,纵波剖面上的T20和T24(55s)都是强反射,但在转换波剖面上T20反射很弱而T24仍为强反射,说明T20是真亮点,T24是假亮点。图6-81是具T24亮点层段的P波、P-SV波速度比和泊松比曲线,也没有出现降低现象,故确认T24为岩性亮点。这已由钻井所证实:T20为乐东8-1-2井、U2井钻遇的气层,T24为乐东8-1-1井钻遇的致密、高速含钙砂岩。值得注意的是,在P-SV波剖面上,该岩性这点同相轴发生分叉,推断可能是岩性发生变化所致。图6-81 A构造98s4507测线P波、P-SV波速度比、泊松比曲线(四)多波地震在构造、岩性勘探中的应用在南海莺歌海盆地浅层气十分发育,在常规地震剖面上存在许多“气烟囱”(模糊区),使得构造难以成像。图6-82是98S测线P波、P-SV波剖面。图中纵波剖面上浅层亮点为浅气层(已有钻井证实),浅层气下部是气烟囱“模糊带”,而转换波剖面上无浅层亮点,无模糊带,剖面成像清晰,信噪比高,消除了含气地层的影响。图6-82 98S测线P波、P-SV波剖面图6-83是98s4517测线浅层P波、P-SV波剖面。P波剖面上浅层的模糊区在P-SV波剖面上则成像清晰。图6-83 98s4517测线 P波、P-SV波剖面从上可见,P波剖面上的模糊区是由浅层气屏蔽作用造成的。如果P波剖面上的模糊区是特殊岩性体(如火成岩体)造成的,那么,在P-SV波剖面上也会存在模糊区。图6-84是D构造8测线P波、P-SV波剖面,从图中可以看出,P波剖面上的模糊区在P-SV波剖面的相应位置上仍然存在,这说明剖面上的模糊区是由特殊岩性体造成的,推测特殊岩性体为火成岩体。(五)结论莺歌海盆地多波地震勘探是一次重大的实践和有益的尝试,所得到的多波勘探资料和天然气勘探成果,以及多波勘探技术实践经验,不仅为莺歌海天然气勘探做出了贡献,而且,在南海海域相继发现了一批不同规模的含油气构造,并已得到钻井证实,这必将对海上多波地震技术的发展产生深远、重大的影响。我们相信,该项技术将会在未来的油气勘探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图6-84 D构造8测线P波、P-SV波剖面

xjtuszzs

现代科学对地震的成因作了以下解释: 由于地球在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 地震绝大部分都发生在地壳中。 地震共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诱发地震四种。 构造地震是指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当地应力达到并超过岩层的强度极限时,岩层就会突然产生变形,乃至破裂,将能量一下子释放出来,就引起大地震动,这类地震被称为构造地震,占地震总数90%以上。 火山地震是指在火山爆发后,由于大量岩浆损失,地下压力减少或地下深处岩浆来不及补充,出现空洞,引起上覆岩层的断裂或塌陷而产生地震。这类地震数量不多,只占地震总数量7%左右。 陷落地震是由于地下溶洞或矿山采空区的陷落引起的局部地震。陷落地震都是重力作用的结果,规模小,次数更少,只占地震总数的3%左右。 人工地震和诱发地震是由于人工爆破,矿山开采,军事施工及地下核试验等引起的地震。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触发某些断层活动,引起的地震称诱发地震,主要有水库地震,深井抽水和注水诱发地震,核试验引发地震,采矿活动、灌溉等也能诱发地震。我国广东新丰江水库自1959年10月建成蓄水以来,截止到1987年,已记录到337次地震,其中1962年发生了1级地震,使混凝土大坝产生82米长的裂缝。

欧阳空竹

惠州惠东海域突发1级地震,低级地震不可能会引发,广东地区的相关专家表示称此次地震不会引发海啸,一般情况下,5级以上的地震才有可能会导致地表破裂对海水产生较大影响从而引起海啸,此次在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发生的1级地震,初步判断引起此次地震的原因是发生在海域,对于陆地的影响比较小,预计近期不大可能会发生五级以上的地震,此次震源比较广,周边深圳,东莞,珠海但人们都感觉到了地震时的震感,虽然说在这之后还发生过几次余震,但是余震的最大等级仅为7级。此次发生地震的地区恰好位于“潮州—汕尾”断裂带的海域延伸段,从而极其容易发生地震,此次发生地震的位置,恰好与。当年的红海湾发生的地震处于同一断裂带上,所以在这周边生活的人们,一定要注意预防地震,一定要及时的关注地震发布消息,避免因为地震来临造成的人员伤亡,此次地震也不会引发海啸,因为此次地震引发海啸的条件并不能够满足,所以在周边生活的人群可以放心,虽然说此次地震不会引发海啸,但不能够保证在未来的日子中,这条断裂带究竟能够如何发展,下一回地震究竟地震等级能够达到多少,是否能够引发海啸,这些都是未知的。海啸的发生除了与地震等级有关,还与海水深度断层错动情况也有关系,虽然说1级的地震不会引发海啸的可能,但是但从长远来说,南海附近的岛屿依然会存在出现海啸的可能,地震的破坏程度深度远远超乎于我们的想象,对于因为地震而造成的地质破坏也是难以修复的,所以我们应该保护自然,避免发生这些自然灾害。

内陆地震相关问题

  • 内陆地震杂志版面费

    G549 癌变·畸变·突变 G481 癌症进展 A003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M031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K027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H002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A009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G012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G786 安徽医学 Q906 安徽医药 G013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Z549 安全与环境学报 H340 桉树科技 F044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G55

    书虫1979
  • 内陆地震杂志好投么

    惠州惠东海域突发1级地震,低级地震不可能会引发,广东地区的相关专家表示称此次地震不会引发海啸,一般情况下,5级以上的地震才有可能会导致地表破裂对海水产生较大影响从而引起海啸,此次在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发生的1级地震,初步判断引起此次地震的原因是发生在海域,对于陆地的影响比较小,预计近期不大可能会发生五级以上的地震,此次震源比较广,周边深圳,东莞,珠海但人们都感觉到了地震时的震感,虽然说在这之后还发生

    月关1230
  • 内陆地震杂志投稿费用多少

    因为新疆有五大地震带,由北向南分别是阿尔泰地震带、北天山地震带、南天山地震带、西昆仑山地震带和阿尔金山地震带。所以新疆地处内陆地震多发。 新疆五大地震带示意图:

    小小金
  • 内陆地震杂志怎么投稿

    对我国地表活动影响最大的是印度板块向北运动,与亚欧板块碰撞,致使青藏高原急速隆起,成为世界屋脊。印度板块北挤的前缘呈弧形,其东南角是中国云南、西藏和印度、缅甸交界地区,其西北角是中国新疆及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交界的帕米尔地区。这两个地区就像牛的两个犄角一样,在顶撞中最吃劲,地壳活动最激烈,能量积累最快,因而地震也特别多。此外,强烈上升的山脉和相对下降(稳定)的盆地的衔接地带,其构造运动剧烈

    cactusddd
  • 内陆地震杂志投稿格式

    并不会引发海啸,毕竟贝加尔湖是内陆区域的湖泊,而且也不会导致湖泊内部出现一些比较大的动荡,所以是不会引发海啸的。

    suddengerm
  • 内陆地震杂志难不难

    内陆地震不少啊

    欢欢加梅梅
  • 内陆地震杂志投稿要求

    一、做好地震预报。 地震之前是有预兆的。现在我们所知道的这种预兆是:地下水变浑、翻花、冒泡、变味;鸡鸭猪羊乱跑乱叫;老鼠外逃,鱼儿在水面乱跳。这种情况预示着地壳将弯曲、摺皱断裂,就要发生地震了。目前全世界任何国家都难以准确预报地震,我国的地震预报可以说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大多数地震预报能够指出某个地区在某一段时间内有可能发生地震。1976年,在唐山地震前,辽宁省海城地区曾发生过6级以上的地震,临震

    fruit109
  • 内陆地震杂志投稿流程

    地球内部存在着很多的能量物质,这些能量物质被人们用作热能、动力的燃料,石油,天然气,煤炭,可燃冰,铀等,人们根据这些物质的特性,进行人为的释放这些物质的能量,制造了机车,发电,发热,以及炸药,炮弹等等,都是根据物质的属性,让物质转变成能量。说到这里,难道这些物质的能量必须需要人为么?不是,只要人们能做到,大自然早就做好了,大自然是神奇的,人们在实验过程中能做到让能量物质释放能量,那么,大自然也一样

    chinatslz
会员服务
  • 论文服务

    一站式论文服务,客服一对一跟踪服务。

内陆地震期刊 内陆地震杂志